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新華網沈陽3月15日電(記者范春生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遼寧省沈陽市對持續一年的嚴懲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專項行動進行總結,當地法院公布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在去年一年中,沈陽法院審理的300余個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包括瘦肉精、
記者跟蹤調查發現,沈陽從“毒豆芽事件”開始刮起懲治偽劣風暴,一批重要的涉案人員被判處重刑。與此同時,有關方面指出: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存在三大特征,亟須在加大司法打擊的同時形成常態化管懲機制。
“毒豆芽事件”主犯稱“以為多少年來大家都這么干,所以我干也沒事”
過去4月,沈陽出現“毒豆芽事件”。今年2月29日,沈陽“毒豆芽事件”終審宣判,被告人被逐一收監服刑,關于對制售偽劣商品的打擊進入了新階段。
沈陽中院刑二庭庭長張海軍告訴記者,“毒豆芽事件”的處理在專項整治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去年一年,兩級法院共審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件310件,有511名被告人受到了刑事處罰。其中,39人被判處了有期徒刑10年以上的重刑?!矮@刑罰人數尤其是獲重刑的人數,均創了歷史新高,對觸及此類行為的犯罪分子起到了震懾作用?!睆埡\娬f。
據沈陽市打假辦有關負責人透露,在專項整治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中,沈陽市的有關部門相互配合,有力地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維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
“毒豆芽事件”的主犯蹇明志在終審宣判后說:“過去,我總以為多少年來大家都這么干,所以我干也沒事,一直存有僥幸心理?,F在才明白是犯罪,等出來這輩子再也不干這種事了!”
值得警惕的制售偽劣犯罪三大特征
據悉,自去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中,有相關規定體現了對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從嚴打擊的精神。
記者梳理法院審理的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發現時下偽劣商品種類繁多,涉及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種類之多令人驚詫。
歸納起來,制售偽劣商品犯罪目前呈現三大特征:
一是涉案數額巨大。這些年,沈陽查處的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大案要案屢有發生:有的案件,銷售的病死豬肉近50萬斤,銷售金額達200余萬元;有的案件,累計銷售的毒牛板筋近9萬斤,銷售金額達90余萬元;有的案件,銷售偽劣化工原料近300噸,銷售金額達500余萬元。
二是犯罪手段隱蔽。張海軍說,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分子的反偵查能力在提高,案件偵辦難度進一步加大,制假犯罪分子往往將黑加工點、黑作坊設置在城鄉接合部的隱蔽地區,偽劣產品的生產、銷售均無記錄、無賬目,不易被發現查獲,查獲后也難以確定生產銷售的產品數量和銷售金額。另外,有的犯罪分子流動性較強,經常變換制假地點,難于監控。
三是組織結構復雜。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多為多人共同犯罪,組織成員呈現出家族化、企業化、產業化的特征。有的案件,參與作案人員均為家族成員,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等,封閉管理,穩定性很強;有的案件,制售偽劣產品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和完成的產業鏈,偽劣商品銷往多個省市。
司法利劍與常態化管理當并舉
遼寧社科院研究員侯小豐認為,一些地方在治理制售偽劣商品違法犯罪行為上,固然通過專項行動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應注意,在通過司法重拳打擊的同時,不斷完善管理手段,探索司法利劍與常態化管理并舉的機制。尤其是對其中制售偽劣食品、添加非食品類添加劑等犯罪行為,更要在打擊上統一尺度,提高司法的威懾力。
沈陽中院刑二庭法官邊鋒介紹,對往食品里違法添加非食品類添加劑的生產者和銷售者,目前沈陽已統一審判尺度,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給予重判,而且一律判實刑。
邊鋒說,目前沈陽基層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罰中,*輕的也是拘役,以有期徒刑1到4年居多,沒有緩刑。全市兩級法院的審判模式、量刑標準等,具有借鑒價值。
針對制售偽劣商品暴露出的新特征,遼寧同格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陳寶龍以及司法機關的辦案人員建議,可嘗試建立負有商品安全監管職責的各部門長效協調機制,和應對突發性商品安全案件的分工配合機制,減少部門之間、各環節之間、地域之間管理的交叉、重復與空白,逐步實現商品安全全過程、全方位的無縫監管。此外,應建立舉報危害商品安全犯罪案件的獎勵機制,營造人人喊打的氛圍,提高此類案件的偵破效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