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隨著我國教育投入的持續增加,農村基礎教育目標正從“有學上”轉變為“上好學”,從滿足基本需求到改善教育品質、提高教育質量。然而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的新挑戰,使貧困地區少年兒童營養不足問題凸顯。
去年9月,受安利公益基金會委托,21世紀教育研究院選取云南、青海、陜西、貴州、重慶等5省市作為樣本地,對當地政府改善農村學生營養政策以及改善少年兒童營養公益項目進行調研。2月28日,《我國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項目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
雙重營養危機
《報告》認為,伴隨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造成龐大的留守少兒群體出現,加之農村適齡學童減少,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撤點并?!庇媱澋氖┬?,使邊遠地區學齡少兒被迫寄宿。
由此,家庭結構變化與撤點并校導致的雙重營養危機,使我國中西部農村中小學生原本嚴峻的營養問題雪上加霜:許多家庭貧困導致食物短缺、飲食結構單一;留守少兒監護人文化水平較低,缺少必要的營養知識;學校營養教育匱乏,缺失具備專業營養知識的教師;地方財政吃緊,無力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
對于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營養失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
中美學生營養改善政策比較
建國初期,我國政府即著手開展兒童營養健康發展活動,并在部分地區發放嬰兒食品。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制定和貫徹實施了3個歷史性的國家營養改善政策:《20世紀90年代食物結構改革與發展綱要》、《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自2007年起,我國啟動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在中央財政投入的120億元資金中,有1/4用于改造食堂。從2010年秋季開始,我國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小學生提高到每生每天3元錢,初中生提高到每人每天4元錢。
2011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
《報告》認為,在美國的少年兒童營養計劃實施過程中,有兩部法令發揮了重要作用:1946年頒布的《學校午餐法》和1966年時任總統約翰遜簽署的《兒童營養法》。據此,美國大力開展了國家學校午餐計劃、課余加餐計劃、專項牛奶計劃和夏日食物服務計劃。這4項計劃形成了龐大的供餐體系,可稱為多渠道供餐行動模式。
《報告》分析指出,中美制定的學生營養改善政策,均以解決學生饑餓、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實現民族實力提高為目標。
而美國針對不同經濟能力狀況的學生,采取了差別性補貼。并且,美國服務監督政策不僅對食物配送標準等進行規定,還對違反、破壞營養計劃的行為制定明確的處罰辦法,加強了服務監督力度,更力促營養教育成為其營養計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此外,美國學生營養改善政策十分注重志愿者的作用。
幾個核心問題與建議
在《報告》中,課題組凝練了一些營養改善核心問題。 在誰為農村學生營養買單的問題上,課題組提出,政府特別是教育部門應成為農村兒童營養改善的**責任人。
關于提供什么樣的營養,國家與社會對貧困地區應給予重點支持并因地制宜確定營養餐譜。
如何建立多元協作模式?《報告》認為,通過整合政府和民間等多渠道資源,由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以民間力量為杠桿,創新社會管理模式。
此外,為實施有效的監督體系,《報告》建議,應完善監督評估體系,引入公益組織等社會力量,編織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網絡。
課題組還建議我國政府持續增加投入,探索改善營養水平的有效方法,同時創新社會管理方法,構建由政府主導、多方合力的工作機制和政策改善思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