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 羅旭3月初,2012年全國兩會將在北京召開,人民網和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就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調查。截至目前,“物價問題”位列排行榜第八位。
本次調查涉及二十個熱點問題, 截至2月26日24時,在2012年你*關注的十大熱點問題調查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社會管理、教育公平、醫療改革、三農問題和反腐倡廉分別位居前七名。
共有21917人參與了“物價問題”的分項調查,針對“2011年什么*影響CPI上漲幅度”的問題,近70%的網友認為食品漲價*影響生活,近17%的網友則選擇了居住。在“如何看待我國CPI增長”的調查中,54%的網友認為今年還會大幅度上漲,近28%的網友認為CPI漲幅已趨穩定。關于“如何看待我國GDP增速放緩”,74%的網友持贊成態度,認為應該更加注重有質量的增速,只有6%的網友持反對意見,認為放緩不利于就業,不利于保持社會穩定。關于“如何看待人民幣升值”,31%的網友認為是西方國家施加壓力造成的,會導致巨額外匯儲備縮水,39%的網友認為會導致出口受阻,加大國內就業壓力和企業生存壓力,只有17%的網友認為是好事,中國人的錢更“值錢”。
回顧近年的兩會調查,2011年兩會調查中,“物價調控”位居第七;2010年的兩會調查,“通脹預期”排在第13位。
網友聲音:
政府應加強物價杠桿作用,降低百姓生活成本
2011年CPI上漲幅度較大,有網友認為,解決物價上漲根本上要靠解決供給關系;有網友認為,政府應該加強物價杠桿作用,使廣大民眾吃飽吃好;網友還普遍希望能夠降低生活成本,減少生活壓力。
★網友 IP:123.235.40.* 現在的物價太貴了,要求給退休工人物價補貼,機關事業部隊都有,企退工人本來退休金少得可憐。
★網友 IP:61.158.248.★ 現在的物價無論是政府定價、指導價、市場調節價等太亂。基本上是經營者說了算,各種物價想漲就漲,隨意性太大,有些甚至串通漲價。就拿一袋500克的普通食鹽,本來是政府統一監管并定價,可是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地區,價格卻千差萬別。
★網友:讓“人人享有”落地 IP:202.100.93.* 解決物價的根本,還是要靠解決供給關系。物價問題也是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問題。比如說,必吃的糧、油、肉、蛋、菜等食品,必用的水、電、暖、氣等生活資料。對于前者,**政府應該創造條件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見面,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漲價因素;其次,在全國各縣市以上政府都必須建立儲備庫,用以平抑物價,這才是惠及大多數人的民生工程。對于后者,政府應根據當地經濟狀況,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實行統一指令價,保證穩價,取消水、電、暖、天然氣不合理的入戶初裝費。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這才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
★網友 IP:60.217.232.* 吃喝拉撒是百姓天天過日子的必備品,吃喝玩樂是富人的必需品。富人不怕漲價,窮人害怕漲價。窮人是大多數。政府應該加強物價杠桿作用,使廣大的民眾吃飽吃好是政府的責任。
★網友:苑光輝 IP:61.158.248.* 希望限制大商場大賣場的數量與營業時間,減少中小超市的稅費。鼓勵小商販經營,減少大商場大賣場的壟斷地位,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
專家看法:
物價上漲對民生影響大 2012年上漲將趨緩
物價問題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2011年,CPI頻頻破6,到7月份上漲至6.5%,同比漲幅創下自2008年7月份以來新高。8月以來,CPI連續回落,我國宏觀調控初見成效。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陳光金認為,2011年CPI漲幅較大,對于民生來講影響非常大,尤其是中國社會整個收入分配的結構不平等的程度比較高。
陳光金指出,我國中低收入和貧困群體規模很大,2011年國務院扶貧辦提出要把農村貧困線進一步提高到1500多元,如果提高貧困線,估計中國城鄉貧困人口加起來超過1億人,再加上城市的中低收入群體,物價上漲顯然會直接影響他們的生活水平,所以物價問題必然倍受關注。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預計,2012年,我國物價上漲將趨向緩和,通脹率大概為4%左右。
李雪松認為,“2012年我國經濟將繼續穩定增長,物價上漲率將低于2011年,通脹壓力有所放緩”。但在溫和上漲的情況下,仍存一些不確定性,主要是國際石油價格在近12個月中波動非常大,從而對2012年我國物價帶來不確定性。另外,資源要素價格調整也會對物價上漲構成較大壓力。
李雪松建議,政府應在外圍經濟形勢不太好的情況下,把保持經濟平穩增長作為重要任務;在物價趨緩時抓住機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另有專家表示,在我國3%—5%的通脹率是正常的。因為,經濟增長意味著需求加大,需求加大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必然會拉高物價。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只要經濟在增長,物價肯定在上行。當然,我們應該盡可能做到兩個同步——居民收入增長和國民經濟增長同步,勞動者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此外,就是讓經濟增長率高于通貨膨脹率。
政策背景: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條就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包括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2011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把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列為十項重點工作中的**條,他指出,物價上漲較快,通脹預期增強涉及民生、關系全局、影響穩定。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充分發揮我國主要工業品總體供大于求、糧食庫存充裕、外匯儲備較多等有利條件,努力消除輸入性、結構性通脹因素的不利影響,消化要素成本上漲壓力,正確引導市場預期,堅決抑制價格上漲勢頭。要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強價格調控和監管。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去年兩會間表示,政府將從五方面采取措施穩定物價。**,要大力發展生產,特別是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第二,要搞好儲備吞吐的調控。第三,做好流通環節的工作,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第四,要加強市場的監管。對囤積居奇、串通漲價、哄抬價格的現象,要堅決依法進行打擊和治理。第五,要控制好流動性。合理地控制信貸的規模,創造穩定價格的貨幣條件。
2012年,物價問題仍然備受中央高層關注。2011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推動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要把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更好地結合起來。控物價,就是繼續采取綜合措施,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價格走勢出現反彈。
2月20日,胡錦濤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今年是“十二五”時期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要繼續實施積*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更好結合起來,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