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微量的除真菌劑——
據《紐約時報》消息,可口可樂公司近日向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舉報,稱在自己和競爭對手的橙汁中發現了少量致癌物多菌靈成分。這些橙汁的原產地主要是巴西。
隨后,美國全面叫停橙汁
業內人士指出,橙汁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可能會危及蘋
各國專利農藥名單相異
多菌靈在巴西使用已超過20年,主要用于應對植物黑斑病。即使在巴西的使用劑量相當于美國檢測發現的100多倍,也未被視作有害。
盡管FDA檢測發現橙汁中的殺菌劑水平多達35ppb,卻遠低于歐盟200ppb的*大殘留量標準。
美國環保局表示,飲用少量含殺菌劑的橙汁并不會引發安全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接受媒體訪問時稱,多菌靈在我國廣泛適用于谷類、蔬菜、水果等農產品。
多菌靈具有低毒特性,雄性大鼠經口致死量大于15000毫克/公斤,經皮致死量為2000毫克/公斤,而食鹽是3000毫克左右/公斤,“其毒性比食鹽還低”。
事實上,“此次問題的關鍵在于多菌靈在美國是不允許被使用的,而在其他國家可以被使用,”何計國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是由于各國的專利農藥名單不同。”
因多菌靈在美國未批準使用,也無安全標準,所以檢出即非法。FDA的風險評估結論是:該含量不帶來安全顧慮,因此也不要求召回。
多菌靈在歐盟、日本、加拿大等一些主要橙汁進口國家和地區均是合法的。據悉,歐盟多菌靈在橙汁殘渣中含量的標準是200ppb,而澳大利亞的標準則為不超過10ppb。
巴西柑橘種植協會會長弗拉維奧·維埃加斯接受外媒采訪時說:“多菌靈用于其他作物被廣泛接受,包括可新鮮食用的蘋果。我不理解經冷凍濃縮的橙汁含有這種成分有什么不妥。”
巴西農業部部長日前回應稱,巴西橙汁沒有任何問題,多菌靈在巴西可以合法使用,巴西橙汁
全球橙汁約六成由巴西供應原料。美國人飲用的橙汁四分之一源自進口,而美國人消費的每六杯橙汁中,就有一杯使用巴西原料。
業內人士稱,美國暫停進口橙汁將動搖巴西的橙汁出口大國地位。據統計數據,2011年12月,巴西橙汁出口環比下降25.2%,同比下降17%。目前來看,這一景況可能雪上加霜。
中國橙汁進出口不受影響
“中國橙汁以進口為主,出口量很少。而且中國橙汁進口需求一直都很旺盛,75%的原料來自國外,相關進口標準也沒有歐美嚴格,因此這一事件對中國橙汁進口、出口影響均微乎其微。”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果汁分會副秘書長超軍文如是說。
據悉,中國市場上的橙汁產品不同程度地兌有巴西橙汁,巴西橙汁約占原料60%的比重。目前,巴西已成為我國*大的橙汁進口國,緊隨其后的分別是以色列和美國。中國則是巴西橙汁的第四大出口國。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巴西向中國出口橙汁(66°糖度5.4萬噸,占整個出口份額的4.67%。
除此之外,前三大進口巴西橙汁的國家(地區分別是歐盟(68.04%、美國(14.51%、日本(6.10%。
中國果汁市場快速的增長,導致了國產橙汁供不應求。2011年11月份,我國生產果汁和蔬菜汁飲料156.9萬噸,同比增長15.45%。業內預計,今年中國生產橙汁規模約80萬噸,但是消費量將增加到150萬噸。到2020年之前中國可能仍是一個橙汁的凈進口國。
而中國橙汁進口標準低于歐美檢測,也無具體規定。衛生部和農業部于2011年1月2日聯合發布了《食品中多菌靈*大殘留限量標準》,并已于當年4月1日實施。柑橘*大殘留限量為5mg/kg,西瓜0.5mg/kg,韭菜2mg/kg。其中柑橘殘留量標準換算單位后是5000ppb,遠低于歐美標準。
上述原因決定了我國橙汁進口只會保持增長態勢。
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透露:“由于娃哈哈橙汁原料90%進口自以色列,所以受到的影響不大。但公司在原料檢測方面從來不敢掉以輕心,此事件‘警鐘’效應將延續,技術部門會繼續嚴把果汁進口關。”
蘋果汁或為下一張骨牌
“但令人擔憂的是,蘋果汁可能是這場危火延燒的下一個對象。”超軍文直言。
他指出,我國出口較多的果汁品種為蘋果汁、梨汁等,其中蘋果汁幾乎占了美國進口總額的半壁江山。據統計,2011年1~11月我國濃縮蘋果汁出口美國23.6萬噸,占出口總量的43.7%,山東、陜西為出口大省。中國濃縮蘋果汁的年產量和出口量已占全球總量的60%以上。“不排除美國以含有殺菌劑之名,限制進口中國蘋果汁。”超軍文語氣略顯沉重。
多菌靈在中國水果種植中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農藥,且中國的農藥安全標準遠低于國際標準。“一旦美國略有微詞,蘋果汁出口就有可能面臨危險的境地,因此企業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防范風險。”他提醒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