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2012年中國衛生系統
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中國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過去一年全國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飲用水污染等事故,然而中國仍存在發生此類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隱患和風險。
陳竺說:“一些生產經營企業水平不高,客觀上存在發生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隱患和風險,特別是一些不法分子誠信缺失見利忘義,導致食品安全違法事件社會危害大,人民群眾深惡痛絕。此外,我國環境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在一些地方環境因素導致的食品和飲用水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對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的投入,2011年僅中央財政投入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項目經費就達到60多億元人民幣。同時,衛生監督部門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全國共監督檢查各類監管對象253萬多戶,監督抽檢43萬件樣品,行政處罰案件4萬多件。
中國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介紹說,在過去的一年里各地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專項行動,查處瘦肉精、地溝油等案件,積*應對臺灣塑化劑污染事件,及時開展日本福島核電事故放射性污染應急監測,為維護民眾健康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衛生部門還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陳嘯宏說:“成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建立食品添加劑等6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參比實驗室,探索建立我國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制度。目前,已初步建立覆蓋32個省級、244個地市級和716個縣級的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
此外,衛生監督部門還發布“黑名單”,通報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將其作為監督管理重點。目前已公布六批“黑名單”,共計八十多種。
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表示,今后衛生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除加快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清理整合、制定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五年規劃外,還要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人員和技術支持能力,提高食源性疾病事故的應對能力。此外,還將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與預警:“開展風險評估與預警,及時通報食品安全隱患和監測結果,開展食物中毒及其他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網上直報工作,盡快建立起以國家中心為龍頭、地方機構為支撐的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體系。”
陳嘯宏還表示,春節將至,各地要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尤其是糧、油、肉、乳品等節日大宗消費食品的監測,健全應急處置機制,相關人員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做到**時間核查處理,確保節日期間食品安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