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綜合訊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碧生源常潤茶的廣告存在夸大宣傳保健功效和功能的嫌疑,接著又有媒體對此事進行評論說,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毛毛雨般的經濟處罰、范圍有限的輿論批評".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在今天發表官方聲明稱,碧生源牌常潤茶和碧生源牌
??? 產品原料是瀉藥 廣告涉嫌夸大宣傳
??? 據了解,碧生源常潤茶和碧生源減肥茶的主要成分一樣,都是番瀉葉,而番瀉葉屬于治療結腸的瀉藥,刺激性頗大,屬于"猛藥".醫生會嚴格控制用量,多服容易損害腸粘膜和神經叢,停用之后反而易造成便秘。有人說碧生源減肥茶是一劑"瀉藥",在他們看來,常潤茶也差不多,只不過相對溫和些。
??? "6小時見效,45天成就魔鬼身材,選擇碧生源,不僅美麗而且健康"這是碧生源在廣告里宣傳的效果。但是按照規定,保健食品廣告要經過食藥監局的審核之后才能發布,而且發布內容必須要和所審核的相符合,不能任意篡改。
??? 國家食藥監局的網站信息顯示,碧生源常潤茶的功能僅僅為改善便秘,而在碧生源的廣告中,卻曾聲稱該產品能快速解決便秘、口臭、青春痘、色斑、皺紋增多等多種問題,這有明顯的夸大宣傳其保健功效和功能的嫌疑。 (中國廣播網
??? 處罰、輿論監督、消費者監督未形成合力
??? 毛毛雨般的經濟處罰、范圍有限的輿論批評,對違規行為的行政與輿論監督,在某種程度上幾成"沉沒的監督".也正因此,碧生源才敢于把年銷售總額的30%、多達近兩億元的資金,用于夸張、不實的廣告宣傳。廣告監管、食品藥品監管、網絡信息提供核查等,層層把關卻未形成有效制約,令人深思。
??? 從政府部門的角度看,目前我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保健品廣告只有監管權,處罰權則歸口工商部門。在監管和處罰分離的情況下,難以形成有效的震懾力度。而在監管上,保健品也處于食品和藥品的中間地帶。這可謂碧生源"查不倒"的死結所在。
??? 媒體監督,是增加違規行為輿論成本、社會壓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產品涉嫌虛假宣傳,企業媒體形象卻完好無損,廣告繼續大量投放的情形并不鮮見。一些網絡搜索企業和少數媒介,在追逐經濟利益的同時,理應掂量一下自己作為公共信息提供者的社會責任。
??? 事實上,對于保健產品的監管,消費者同樣能發揮重要作用。主張權利是維護權利的前提,面對違規廣告的不實宣傳,上當的消費者不能吃"啞巴虧",有必要積*主動維護自身權益,拿起法律武器,與監管部門配合,形成合力。(《人民日報》
??? 官方聲明:原料和廣告都沒違規
??? 碧生源官方聲明:
??? 近日有媒體對我司出品的碧生源牌常潤茶和碧生源牌減肥茶產品成分及廣告發布情況進行了報道。我司真誠感謝媒體的關注。針對媒體和廣大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我司發布如下聲明:
??? 1、碧生源當前的廣告不存在違規行為。2009年上市之前,我司廣告發生過違規,已在上市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上市后,我司播放的所有廣告均有對應的廣告批文(詳情可從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并且廣告內容與批文一致,均在有效期內,無任何違規行為。
??? 2、碧生源牌常潤茶【衛食健字(1997第602號】和碧生源牌減肥茶【國食健字G20040371】的安全性和功效性均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證,是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審批的保健食品。兩款產品所涉及原料均出自《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51號中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包括番瀉葉在內的所有原料均在上述兩個名單內。
??? 我司再次對媒體的關注表示感謝,并希望媒體繼續關注和客觀報道。
??? 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
??? 二O一二年一月十二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