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流言: 有微博稱:【“營養快線”被爆陰干后成“乳膠”】營養快線真的有營養嗎?網友將營養快線倒入盤子,陰干后成了一層“膠狀的皮”,網友批其甚至可作避孕套用。其產品配料中,竟含有11種添加劑,
而相關的新聞報道則引用“專家提醒”,宣稱“如果添加劑日均攝入總量過大,也有可能會因為疊加效應危害人體健康”。
特別說明: 任何一種具體的商品,“能不能吃”“該不該吃”取決于很多方面。它是否合格生產、是否價格過高、以及是否還有其他問題,不在本文的分析范圍之內。 以下解讀,只是從技術角度對該實驗和產品標簽中所列出的成分進行分析,完全并不代表作者對該產品表達“推薦”或者“反對”的態度。
真相:
一、飲料為什么會成膠?
只要看到“膠”,人們就會想起
蛋白質是一種可以成膠的高分子物質。在各種乳飲料中,除了牛奶蛋白,還會加入一些“增稠劑”來改善口感,增加穩定性。營養快線中使用的是羧甲基纖維素鈉、瓜爾膠和黃原膠,它們都是食品上常用的“食用膠”(關于食用膠,可以參見以前的文章 《“食用膠”是什么東西》 。實際上,它們除了作為食品添加劑起到“功能”的作用,本身還是膳食纖維。對于現代都市里的多數人,膳食纖維攝入量不足,這些食用膠甚至可以被認為是“營養成分”。它們也沒有安全性方面的問題,在國際食品添加劑專家組(JECFA和中國的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中,都沒有使用限量,可以“按照需求使用”。
在
二、添加劑“疊加效應”只是毫無價值的“善意提醒”
微博中使用了“竟含有11種添加劑”這樣的春秋筆法,暗示讀者添加劑有害,而11種添加劑更是不可接受。
中國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兩千多種,國際上的更多。每一種食品添加劑要被批準,其安全性都經過了充分的研究。這些“研究”包括對人體產生危害的途徑和所需要的量。危害途徑相同的會歸為一類,計算含量的時候會加在一起算。比如營養快線中有三聚磷酸鈉,國家標準是每公斤乳制品中不超過5克磷酸根,而對人的安全劑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不超過70毫克(大致相當于成年人每天4-5克。如果某種商品中同時使用三聚磷酸鈉和別的磷酸鈉鹽,就會加在一起來算是否超標。如果是不同的“危害途徑”,比如說三聚磷酸鈉和安賽蜜,就沒有“疊加”的問題。
營養快線中使用了11種食品添加劑,這在現代配方食品中很平常。除了前面提到的3種增稠劑,還有檸檬酸、乳酸、檸檬酸鈉也因為沒有安全性方面的擔心,在食品中也沒有用量限制,而由生產者“按需使用”。阿斯巴甜和安賽蜜,它們的甜度都是蔗糖的200倍左右,要吃到過量,相當于**吃上幾百克蔗糖所提供的甜度,實際上也就不大可能過量。而乳酸鏈球菌素是一種乳酸菌分泌的多肽,被認為是一種很安全的防腐劑。關于它的更多介紹,在 《從益生菌到比辛:“騙子”到“英雄”的轉身?》 的第三部分中可以找到。三聚磷酸鈉的限量是由于其中的磷。磷本身是人體需要的元素,許多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劑所貢獻的磷,會成為人體總攝入量的一部分,但是它本身并不比天然食物中的更有害。而乳化硅油只是一種助劑,國家標準也沒有規定限量,只是要求盡量減少用量。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只有針對具體的種類和具體用量來討論才有意義。那種“如果添加劑日均攝入總量過大,也有可能會因為疊加效應危害人體健康”的說法,看起來是“善意提醒”,實際上沒有任何價值——多大算“過大”?“也有可能”是多大風險?
三、“蛋白質只有普通牛奶的三分之一”,是問題嗎?
營養快線不是牛奶,而是一種“含乳飲料”,在它的包裝上,明確列出了牛奶和果汁的含量,類似的飲料在市場上也還有不少。“蛋白質含量只有普通牛奶的三分之一”本身是事實,不過這是一條很無聊的指控。
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含乳飲料是“含有一些奶的飲料”,蛋白質含量達到0.7%就算合格。照這個要求,營養快線1%的蛋白含量還算是高的了。其實,產品的營養成分明確標識在了包裝上,只要達到了標稱含量,就是合法的,并沒有對消費者形成欺騙。
明白了“牛奶”和“含乳飲料”是兩種不同的產品,就不難理解:新聞中的“奶業專家”“食品專家”用牛奶的成分標準去衡量含乳飲料,并不合理。這就像如果用奶酪的標準去衡量牛奶,也可以指控牛奶的營養價值很低,因為“牛奶的蛋白質含量不到奶酪的15%”。
結論: 含乳飲料陰干了變成膠并不能說明這種飲料“有問題”。跟其他含乳飲料一樣,營養快線不是牛奶,只是含有牛奶的飲料。僅僅從這個實驗、配料表以及標簽來看,它沒有違法的地方,也沒有對消費者形成欺騙。至于這一產品是否“該喝”,無法通過這些信息來做出判斷。
??? 相關報道:
???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