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幸好我對數字敏感,幸好我有電子秤。"網友小金慶幸自己有"先進裝備".這幾天有不少像他一樣的買家搬出了家里的電子秤,而他們都是1個多月前在網上參加了一些團購網站的蟹券團購,剛提了貨,卻發現送上門的大閘蟹個頭明顯偏小。而除了"規格縮水",其他收到死蟹,遭遇提貨難的問題也不少。
??? 今年蟹券團購火爆,有的團購價甚至達到了票面的三四折,引來無數買家下單,有的商家更是被曝"團"出上千萬元,業績讓人艷羨。但眼下,瘋狂的團購"紙
??? 頻頻收到"縮水"螃蟹
??? 買家小金這幾天很氣憤。他是今年8月底網上團購的"紙螃蟹","原價968元的蟹券,團購價是299元,覺得很實惠,我一下就團購了2張。"
??? 可前段時間,他提貨了一張券,等到賣家發貨到家里,他打開盒子后拿出蟹,就覺得不對勁,這些蟹怎么縮水了?母蟹明顯就不到券上標的有2.8兩的個頭。于是,他翻出家里的電子秤來給蟹們逐個稱體重。他給每個蟹都編了號,1號公蟹毛重184.45克,繩子重14.63克,戒指重1.17克,凈重換算后3.373兩;2號公蟹3.26兩,運到已經死了的3號公蟹2.9兩,4號公蟹3.33兩。而4只母蟹則在2.31到2.5兩之間。"蟹券上明明寫了規格是母蟹2.8到3兩,公蟹是3.5到4兩,哪怕我算上所謂7%水份損耗,也只有2只公蟹達標。"他還特地問了客服,蟹的規格是否連繩一起算?對方還很得意地說:"不算繩子的,我們是凈重哦。"
??? 同樣遭遇大閘蟹縮水的還有不少買家。"我收到的母蟹都短斤缺兩的。說明是2.5~2.8兩的,但是收到兩只是2兩,另外兩只分別是2.2和2.4兩,沒一只符合標準的,還是帶著指環和繩子稱的。"買家小沈同樣覺得虧大了。
??? 到貨6只螃蟹死了5只
??? 今年9月中旬,何小姐團購了179元的大閘蟹券,等到她9月底收到貨時發現,包裝盒內裝的6只大閘蟹竟然只有1只是活的。她立馬聯系了客服,對方要求她把死蟹的照片傳過去。"我也問了對方,死蟹要不要寄回去,客服說這個自行處理好了。于是拍好照片我就扔了。"
???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客服后來又說照片不符合要求,需要將捆綁大閘蟹的繩子解開,蟹臍朝上拍攝照片。"死蟹都扔了還怎么拍?"她說,這也是提醒其他買家,如果發生死蟹的事,可要問清楚,留好證據。
??? "我也碰到過死蟹的事,我還自認倒霉了,想想估計是天太熱,螃蟹在路上悶死了。"杭州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上次拿著一張網購到的券提貨,對方發快遞過來,結果他打開箱子,沒有一只活的。
??? 提貨難,也是不少參加團購活動的買家反應比較集中的問題。一位賣家訴苦說,自己按照券上的信息登錄,雖然有了登錄窗口,不過在輸入券號和驗證碼后,收貨人地址里的"省、市、區/縣"的下拉框根本無法選擇。當他撥打4008開頭的公司電話準備咨詢時,電話卻總是一片忙音。*后,他投訴到蘇州工商部門,公司工作人員才聯系他,給他發了貨。
??? 網購"紙螃蟹"需提防風險
??? "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去年買的時候都沒想到要稱稱分量,這次一定要小心。"杭州的梁小姐還有2張券沒有提貨,正打算等到大閘蟹*肥美的時候去提,沒想到"紙螃蟹"風險還不小。
???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有關大閘蟹收貨的投訴不少,而這主要是今年"紙螃蟹"瘋狂銷售惹的禍,今年的"紙螃蟹"是*近幾年*火的,尤其是搭上了網購后,幾乎大大小小的團購網站都搞起了大閘蟹團購活動,由于打起了低至三四折的促銷,火爆場景接連出現,創造了不小的銷售奇跡。業內人士認為,正是因為"紙螃蟹"銷售的失控,才導致了如今在銷售終端出現上述種種問題。據了解,目前銷售"紙螃蟹"的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蟹農或養殖公司,他們有自己的螃蟹來源,根據自己可捕的量來確定"紙螃蟹"的銷量;另一種則是跟大閘蟹沒有任何關系的人,也在銷售"紙螃蟹",他們先把券賣了后,再組織螃蟹貨源。而這樣的情況,也是*容易導致問題發生。因為一旦貨源緊張,那么必然會產生"提貨難"等問題。
??? 杭城一位陽澄湖大閘蟹經銷商告訴記者,網購螃蟹這類活體水產食品時,消費者要選擇擁有相關資質的正規網店,了解其是否能保證貨源供應,購買前必須和店家談好相關的購買和售后細節。拿到貨時,消費者*好當著快遞人員的面開箱驗貨,如果真的有蟹死了,一般正規的大閘蟹經銷商都會重新發貨的。本報記者 陳聿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