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無業人員撈起下水道中的污臭油水,運到非法加工窩點"還原"成所謂的"食用油"……談及"
??? 本月初,市食安委《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餐廚廢棄油脂從嚴監管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開始征求社會意見。13日,國務院食安委辦公室、公安部在全國部署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政府部門對廢棄食用油脂高壓監管的同時,我們的餐桌上究竟還有沒有"地溝油"?相關收運處置環節是否還潛藏著"頑疾"?怎樣治理"地溝油"才*合適?記者走訪滬上監管部門、企業和專家,一探究竟。
??? "地溝油"回不了餐桌
??? "地溝油"究竟有沒有回流餐桌?**要弄清什么是"地溝油".國務院食安辦今年7月18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餐廚廢棄油脂監管整治工作的通知》中,將餐廚廢棄油脂分為"煎炸廢棄油"、"泔水油"和"地溝油"."煎炸廢棄油"又稱"老油",即在高溫下反復煎炸過食品的食用動植物油脂;"泔水油"即混雜在餐廚垃圾中的食用動植物油脂;而"地溝油"僅指"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混有食用動植物油脂的含油廢水".事實上,不少消費者誤將"老油"、"泔水油"認作了"地溝油".
??? 據業內人士稱,目前真正通過地溝打撈的廢油水占據餐廚廢棄油脂的比例*低,而"老油"、"泔水油"占了多數。來自市食安委的調查也顯示,本市各監管部門截至目前尚未發現"地溝油"回流餐飲環節。2010年下半年,本市開展了餐廚廢棄油脂專項整治行動,檢查各類單位3.1萬多戶次,取締了60個餐廚廢棄油脂非法加工窩點,這些窩點或無證照經營,或回收"老油"、"泔水油"加工出售,但并沒有將"地溝油"加工成食用油。綠化市容及城管執法部門今年查處了3起大案,查獲了違規加工、收運的廢油脂861桶,約154噸。涉案企業多為沒有收運或處置廢棄油脂的資質,或是收購加工倒賣了來源不明的油脂,也未發現有"地溝油"回流餐桌。
??? "上海每年產生的餐廚廢棄油脂數量十分可觀,'地溝油'沒有回流餐飲環節,高壓監管是一方面,起決定作用的則是市場規律本身。"據市餐飲行業協會專家分析,若參考上海餐飲行業2009年761億元的營業收入,以3%的營業額來自食用油計算,每年上海餐飲業食用油采購額約22.8億元,按每噸食用油1萬元推算,上海餐飲業年耗油量就要約22.8萬噸,日耗約625噸,其中烹飪產生的廢油占了不小的比例,但直接排放到下水道的卻很少,大部分是被直接收運。即使進入下水道,"地溝油"也并非只有回流餐桌一條出路。據不完全調查,"地溝油"加工成食用油回流餐桌的成本,比直接煉成生物柴油的處置方式高出了近10倍,在商業模式上無法成立。
??? 處置企業卻"吃不飽"
??? 2005年實施的《上海市餐廚垃圾處理管理辦法》為"地溝油"收運處置指了條"明路":經市容環衛部門批準,25家有資質的環衛作業公司負責收運"地溝油",交給11家通過招標的企業進行粗加工,再由2家廢棄油脂處置企業收購并轉成生物柴油。然而記者走訪兩家處置企業,卻發現他們存在產能不足的情況。
??? 8月下旬的一個工作日,星火開發區內的中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一片冷清,一整天只開進一輛槽罐車,卸下不到10噸"地溝油".副總經理徐振業表示,目前公司日均只能收到10幾噸"地溝油",與40噸的*大日處理能力相距甚遠,"去年也只收了3800噸,產能不足三成".記者注意到,7個儲量70噸到120噸不等的儲油罐大都空著,一臺日處理能力30噸的油水固分離機也被擱置。為節省生產成本,該公司還精簡了人力,煉油機要等原料積累到一定程度才開。
??? 除了原料短缺,公司還遇到"高進低出"的問題。據悉,上游企業以每噸4500至5000元的價格向中器出售廢油脂,轉成生物柴油的成本每噸約2000元,相加后成本就已近7000元/噸,而每噸生物柴油的市場售價約為7000至8000元,處置企業大部分時間只是"保本"或"微利".從去年4月開始,上海處置企業的"地溝油"收購價還要按國際原油、棕櫚油、甲酯三者國際價格之和的三分之一來計,一旦遇到國際油價走低,生產線開得越久反而虧得越厲害。此外,中器生產的生物柴油屬于低端柴油,與相同量的礦物油相比燃燒值不足,大多用來燒鍋爐,卻"拖"不動汽車,買的人少,利潤空間非常有限。
??? 另一家處置企業綠銘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有相似的遭遇。據兩家企業負責人稱,去年兩家處置企業日均收購的"地溝油"在30噸左右,而據他們推測,上海日產"地溝油"的總量接近100噸。對于這少掉的"地溝油",綠銘董事長葉正堯表示,可能流向了外省市,相比上海,外地粗加工廢棄油脂的收購價每噸高出近千元。此外,周邊一些城市尚未出臺規定,禁止用未經高溫消毒的餐廚垃圾飼喂家禽家畜,也吸引了一些上海"泔腳"外流。
??? 源頭需要怎樣的監管?
??? "地溝油"沒有回流餐桌,卻也沒有全部流向本地的廢棄油脂處置企業,那么剩下的"地溝油"該到哪里去尋找,又該如何監管?
??? 9月1日開始征求意見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餐廚廢棄油脂從嚴監管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將監管重點放在了"地溝油"的產生源頭---餐飲服務單位。新開辦的餐飲服務單位必須按規定設置油水分離器等設施,嚴禁將餐廚廢棄油脂直接排放到雨水污水管道、公共廁所、水域,要按規定向有關部門申報餐廚垃圾的種類和產生量,讓有資質的單位收運、處置。
??? 如果意見正式實施,餐飲企業如何看待?在五角場萬達廣場內的廣州蕉葉餐廳,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了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記錄。從5月份開始,該店出資委托楊浦區綠化市容管理局認定的一家環保服務企業收運廢棄油脂,記錄顯示,該店日均產生廢棄油二三十斤,全部放置在統一的回收桶內,每兩到三天有專人上門回收。不過記者并沒有找到油水分離器,該店負責人表示,員工會自覺對廢油和餐廚垃圾分類,曾有環保企業上門推銷油水分離機,但每臺價格動輒6萬元到20萬元不等,且體積較大,商場內營業空間有限,比較難接受。
??? 相比市區商場內規范的餐飲服務單位,一些郊區飯店則完全忽視廢油管理。上周中午,記者在奉賢碧海金沙景區附近的一些海鮮酒樓看到,各種形跡可疑的"黃魚車"、"小面包"穿梭在飯店之間,收集烹飪海鮮后的"老油"和"泔水".一些工作人員表示,從沒聽說過飯店產生的廢棄油脂要備案并向監管部門申報,只知道每天會有人上門收油,以桶為單位給一定的"好處",這已成為廚師、保潔工等人專享的"利益",老板往往是默許的。
??? 由于存在巨大的利益空間,監管部門雖然批準了一批收運的正規軍,但"地下交易"仍然興旺。有專家指出,根治非法倒賣廢棄油脂的行為,關注源頭的餐飲企業還不夠,要借用"經濟杠桿",改變餐廚垃圾的收費管理制度和環節過多的廢油收運體制。市人大代表安培表示,依照《上海市餐廚垃圾處理管理辦法》,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只能委托有資質的企業收運和處理垃圾,且要繳納處理費,不足以激勵企業守法經營,使部分企業出于成本考慮,隨意處理廢棄油脂,或少報、瞞報甚至不報餐廚垃圾產生量。因此,安培建議將處理費免去。
??? 一些調查還發現,25家環衛作業公司因不熟悉廢油脂收運和加工工藝,不少公司實際并未開展收運業務,而是以收取掛靠費的形式委托了11家企業進行收運,一些個體"油老板"借著"正規回收企業"的名義,將廢棄油脂賣進了非正規渠道,還按地域劃分彼此的收運范圍。對此,上海大學循環經濟專家建議取消廢棄油脂回收、運輸、處置的分段經營方式,鼓勵有資質的企業實行收、運、處一體化經營,這樣有利于減少中間環節。也有專家建議,若餐飲企業在免繳處置費用的基礎上,還能因規范管理餐廚廢棄油脂得到適當獎勵,就能更好調動餐飲企業積*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