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豬價暴跌暴漲三年一輪回實在"傷不起",其根源在于
先下訂單,后養豬,養豬戶只要在家門口點點鼠標,利用生豬遠期交易平臺,就能實現"訂單"生產.
這是《**財經日報》記者昨日在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武漢分站內看到的一幕.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交割部部長許永旺表示,這種"先賣后養"的生豬養殖新模式可規避豬價大跌大漲的風險,一定程度上穩定當地生豬價格,使其成為生豬市場上的"晴雨表",有望幫助生豬養殖行業走出價格怪圈.
豬價大震蕩三年一輪回
"一公斤五花肉32元,都快趕上牛肉價了!"在武漢的肉菜市場豬肉攤位前,記者不時能聽到前來買豬肉的市民發出這樣的感嘆.
事實上,每年夏天向來是豬肉消費的淡季,市場需求減少,價格也比春節前后便宜.但今年豬肉價格逆勢上漲,出人預料.但業內人士則直言,當前生豬和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則在預料之中.
據分析,豬價大幅上漲,除了糧食價格不斷上漲,推高了飼料價格外,主要還是因為去年豬價持續走低,不少養豬戶大量宰殺母豬導致存欄量大幅下降所致.
"2005年豬肉價格每公斤12元,沒人會料到2007年能翻番;2008年豬肉每公斤16元的時候,又怎會想到現在賣出了三年中的*高價?"一位湖南養豬戶鄧先生告訴本報記者,生豬行情三年一輪回,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今年貴了,明年養的人就多了;到了后年,因為量太多、價格下跌,深度虧損一定時間后,又大量淘汰母豬,致使生豬供應量快速下降,價格重新漲上來".
如此漲漲跌跌,豬價已然形成一年暴跌一年瘋漲的"怪圈".事實上,豬價遲遲走不出"追漲殺跌"的怪圈,與政府宏觀調控亦有關.記者注意到,今年國家出臺的豬價調控措施與2007年非常相似.但是,2007年的宏觀調控在控制了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勢頭的同時,也為2009~2010年的豬價暴跌埋下了伏筆.
武漢試養期貨豬穩豬價
在眾多穩定豬價的舉措中,生豬期貨交易的穩價方式一直備受關注.目前,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在積*推動生豬期貨的上市,而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則悄然在武漢搭建生豬遠期交易平臺,**試賣期貨豬.
聽說生豬也可以像期貨一樣交易,達到套期保值的功能,重慶生豬遠期交易平臺武漢市江夏區分站"開張"首日,便引來大批大型養豬場場主的興趣.截至記者發稿,已有七八家養豬場開戶"炒"生豬期貨.昨日,江夏區烏龍泉團結村一生豬養殖大戶陳先生對記者透露,打算在網上"掛"100頭豬出來"探路".
陳先生向記者算了筆賬,當前每頭生豬的成本價為1400元左右,3個月臨近出欄的時候,生豬價格每頭預計將漲到1900元,"屆時以1800元/頭出貨,雖然每頭可能少賺100元,但仍有400元進賬".但如果3個月后,生豬價格出現暴跌,比如跌至1000元/頭,即便如此,由于"在遠期交易平臺上已經將期豬以1800元/頭的價格賣出",所以豬價市場暴跌也不會致養豬戶遭遇血本無歸.
據了解,武漢市江夏區是全國重要的生豬養殖基地,規模化養豬場多達45家,全年實現生豬出欄量在70萬頭左右.
許永旺表示,"先賣后養"式的生豬養殖交易模式若能在該區大范圍普及,則將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當地生豬價格,走出豬價大漲大跌的怪圈.
生豬期貨難產原因
事實上,早在2004年,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唐人神集團董事長陶一山曾首次向全國人大提交了建議 上市生豬期貨的議案.2008年,中國**生豬期貨交割庫落戶武漢的消息,向市場發出生豬期貨已邁入上市 倒計時的信號.然而,3年多時間過去了,生豬期貨仍是"千呼萬喚不出來".
據江夏區畜牧獸醫部門知情人士透露,造成生豬期貨"難產"的原因主要在于交割方式難操作上.據了解,與美國現金交割方式不同,我國計劃實施實物交割制度.在交割時標的物的質量指標(生豬品種、重量、膘厚等)可能很難實現標準化.而現貨交割過程中,對生豬大規模集中疾病防控等問題也比較棘手.此外,生豬生產地域性所帶來的交易半徑限制也給規模化的期貨交易構成障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