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傳統油固"塔基"新種油占"塔尖"
在我國食用油市場上,新品種高端油目前的身份還是"家庭的第二瓶油".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產品格局呈金字塔形:豆油、菜子油、棕櫚油三大油種仍然穩固"塔基",小品種油占著"塔尖".
市民劉曉方患有高血壓,聽說吃橄欖油對高血壓、高血脂有好處,她不畏高價,吃了半年多."只要對健康有好處,價格高也可以接受."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小品種食用油逐漸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中國進口的橄欖油只有150噸左右,2006年接近1萬噸.橄欖油的進口量正在以年均大約60%的增長速度進入中國市場.
而橄欖油只是小品種食用油的一種,近幾年,小品種食用油蜂擁而起,如玉米油、茶子油、稻米油、小麥胚芽油、翅果油、核桃仁油、杏仁油、沙棘油、松子油、葵花子油等等.
"現在的油,多得讓人分不清.以前都是拿個油瓶子到糧店買油,現在買大瓶送小瓶,想吃啥有啥."在歷下大潤發,73歲的市民郭大媽感慨.
中華油脂網主編郭清保告訴記者,小品種油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2004年、2005年,中國小品種食用油的總量也就四五十萬噸,去年光玉米油就50萬噸."
不過,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因為價格較高,在我國食用油市場上,新品種高端油目前的身份還是"家庭的第二瓶油".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產品格局呈金字塔形:豆油、菜子油、棕櫚油三大油種仍然穩固"塔基",小品種油占著"塔尖".
"中國一年的食用油消費量有2500多萬噸,其中豆油約1000萬噸,棕櫚油約600萬噸,菜子油約400萬噸,其他種類的油約500萬噸(當中花生油約200萬噸.)"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指出,目前全球食用油市場的當家油品是大豆油和棕櫚油,我國也不例外.
寡頭龍虎爭霸 新銳異軍突起
全國食用油市場已經形成了寡頭壟斷,基本上以大型外企和國企占主導地位.不過,仍然有不少中小企業冒出來,它們采取了差異化的發展路線,如魯花專做花生油、西王專做玉米油.
雖然品牌眾多,但說中國的食用油市場被寡頭壟斷,絕非言過其實.凡是百姓能津津樂道的品牌,大部分都是寡頭們的杰作.
"福臨門"屬于中糧集團,"金龍魚"、"胡姬花"屬于益海嘉里.在小包裝食用油領域,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團穩居國內食用油市場首位,其旗下品牌占據小包裝食用油的半壁江山.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占據約12%的市場份額.
食用油市場*近波瀾紛起.從西王集團宣布要力推自己的胚芽玉米油走遍12省市,到魯花集團限價令后的領漲、停漲,眾多品種競爭的熱鬧也好,寡頭壟斷的寂寞也罷,中國食用油市場充滿變數.西王、三星,山東油企不約而同甩掉"代工貼牌"的帽子,走上差異化賣油的道路.
傳統油固"塔基"新種油占"塔尖"
在我國食用油市場上,新品種高端油目前的身份還是"家庭的第二瓶油".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產品格局呈金字塔形:豆油、菜子油、棕櫚油三大油種仍然穩固"塔基",小品種油占著"塔尖".
市民劉曉方患有高血壓,聽說吃橄欖油對高血壓、高血脂有好處,她不畏高價,吃了半年多."只要對健康有好處,價格高也可以接受."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小品種食用油逐漸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中國進口的橄欖油只有150噸左右,2006年接近1萬噸.橄欖油的進口量正在以年均大約60%的增長速度進入中國市場.
而橄欖油只是小品種食用油的一種,近幾年,小品種食用油蜂擁而起,如玉米油、茶子油、稻米油、小麥胚芽油、翅果油、核桃仁油、杏仁油、沙棘油、松子油、葵花子油等等.
"現在的油,多得讓人分不清.以前都是拿個油瓶子到糧店買油,現在買大瓶送小瓶,想吃啥有啥."在歷下大潤發,73歲的市民郭大媽感慨.
中華油脂網主編郭清保告訴記者,小品種油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2004年、2005年,中國小品種食用油的總量也就四五十萬噸,去年光玉米油就50萬噸."
不過,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因為價格較高,在我國食用油市場上,新品種高端油目前的身份還是"家庭的第二瓶油".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產品格局呈金字塔形:豆油、菜子油、棕櫚油三大油種仍然穩固"塔基",小品種油占著"塔尖".
"中國一年的食用油消費量有2500多萬噸,其中豆油約1000萬噸,棕櫚油約600萬噸,菜子油約400萬噸,其他種類的油約500萬噸(當中花生油約200萬噸.)"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指出,目前全球食用油市場的當家油品是大豆油和棕櫚油,我國也不例外.
寡頭龍虎爭霸 新銳異軍突起
全國食用油市場已經形成了寡頭壟斷,基本上以大型外企和國企占主導地位.不過,仍然有不少中小企業冒出來,它們采取了差異化的發展路線,如魯花專做花生油、西王專做玉米油.
雖然品牌眾多,但說中國的食用油市場被寡頭壟斷,絕非言過其實.凡是百姓能津津樂道的品牌,大部分都是寡頭們的杰作.
"福臨門"屬于中糧集團,"金龍魚"、"胡姬花"屬于益海嘉里.在小包裝食用油領域,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團穩居國內食用油市場首位,其旗下品牌占據小包裝食用油的半壁江山.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占據約12%的市場份額.
"從主要油脂品種來看,全國食用油市場已經形成了寡頭壟斷,基本上以大型外企和國企占主導地位.不過,仍然有不少中小企業冒出來,它們采取了差異化的發展路線,如魯花專做花生油、西王專做玉米油,也在行業內做成了佼佼者."郭清保說. 西王集團總經理王建新介紹說,西王早就是中國玉米油加工制造領域里的隱形**,但之前,西王的玉米油產品更多的是賣給包括"金龍魚"、"福臨門"在內的其他食用油加工制造商,精煉過后以別人的品牌出現在終端渠道上,不為百姓所熟知.西王希望改變"為人做嫁衣"的尷尬,要做中國玉米油**品牌.
近日,在"玉米胚芽油的健康功效國際論壇"暨"糧油營養(玉米胚芽油)入省行啟動儀式"上,西王集團高調宣布,要讓西王玉米油走進12省市.
與西王一樣同樣發家于鄒平的三星集團也在做同樣的事---甩掉"代工貼牌"的帽子,走差異化發展路線.從2001年生產玉米原油給其他企業做貼牌,到2006年推出自有品牌"長壽花",三星集團也在玉米油領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外資控制中國食用油
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控制權,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
在郭清保的心里,有幾個數據讓他有些擔憂.中國油脂整體保持4%的增幅,而人均消費食用油每年保持5.7%的增長比率.國產油料空間受限,增長主要來自進口油料. 根據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的統計數據,我國油脂油料凈進口折油總量已由2000年的461.4萬噸上升到2010年的2088.9萬噸,十年間增長353%,并呈現不斷加速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出現了我國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已由本世紀初的60%下降到目前的37%左右.
數據顯示,世界四大國際糧油巨頭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占據我國食用油近70%的生產能力.
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控制權,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
"《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不低于40%.但在我國糧油被外資控制的現狀下,這一目標很難實現,在某種程度上也會給我國的食品安全帶來*大的危害."王瑞元說.
這亟須國產食用油企業發力.王瑞元認為,我國是玉米生產和消費大國,玉米產量居于世界第二位,因此發展玉米油產業是提高我國食用油自給率的*佳選擇.
郭清保說,國家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加大了對小品種油品的支持力度."除了對大豆、菜子進行臨儲收購,對花生實行種植補貼,并對茶油發展進行了規劃."
中國的食用油市場正風起云涌,眾多品種競爭的熱鬧也好,寡頭壟斷的寂寞也罷,中國食用油市場仍舊充滿變數.是做競爭的"先驅"還是"先烈",關鍵是誰能在"營養與健康"上做足文章.
有專家表示,經濟條件的改善,消費者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將促進食用油市場的細分.未來將會朝三種趨勢發展:一種是單一食用油;一種是食用調和油;第三種是食用結構油,是把油中的一些非功能性的結構轉化為有功能性結構的食用油.第三種油的比例將越來越大,中國食用油行業步入第三次消費升級潮,這將影響未來行業格局.??? 文/片 記者 劉紅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