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左側為金先生購買的
“染色花椒流入義烏市場了。”4日上午,義烏的金先生向本網報料,他購買的花椒被嚴重染色。
記者經過一番實驗對比,發現幾分鐘的浸泡,問題花椒就脫去了紅色外衣,清水變紅水。義烏市工商局食品流通
義烏網友疑買到染了色的花椒
昨天,義烏的金先生發現從星火菜市場購買的花椒顏色怪怪的,外殼好像被染紅了。
金先生是重慶人,對于花椒特別敏感。“我們老家那邊做菜放點花椒是很平常的事情,**次看到顏色這么怪的花椒。”他**感覺是,花椒呈暗紅色,外殼顏色堆積不勻。
日常生活中,金先生對“色粉”也有過一些了解,他說,從花椒的外殼上可以看出,顏色較紅,里外都有染色的痕跡。
另外,從形狀上看,花椒的個頭大小不一,有單個的,也有好幾個外殼粘合在一起,還有露出花椒籽的。
為此,金先生有了一個大膽猜測,這些并非全是花椒。“可能是使用了其他佐料融合在一起,而融合的成分正是染色劑。”
問題花椒泡水后清水變紅水
今天中午,在星火菜市場,記者分別從不同攤位購買了5份花椒樣品。
雖然是同一個市場,不過,花椒的價格也有區別。按照一斤計算,有30元、50元、60元不等。
接著,記者又仔細觀察了金先生購買的花椒,發現的確有些異樣。用手摸了幾下,就有紅色的粉末掉下來,粘在手上。
從肉眼看,發現60元的花椒品質看起來好一些,顏色較暗,外殼比較干凈,而30元和50元的花椒和金先生購買的有些相似。
記者將相同分量的3份花椒放入礦泉水瓶,倒入清水,等待結果。其中,花椒A是金先生購買的52元1斤,B是30元1斤,C是60元1斤。
十余分鐘之后,記者發現A瓶和B瓶的清水變成了渾濁的棗紅色,C瓶水質變化不大。
浸泡了3個小時之后,A瓶和B瓶的顏色變得更深了,而且水中含有很多漂浮的小粉末。
專家稱肉眼看有染色嫌疑
今年4月,重慶警方查獲上萬斤致癌物“羅丹明B”染色的毒花椒。與此同時,北京市場也發現有類似的染色花椒出售。
目前,義烏市工商部門未接到過關于“染色花椒”方面的投訴。
下午,記者找到了義烏市工商局食品流通監管科科長朱偉武,請他來鑒定下花椒有無染色跡象。
朱偉武通過摸、聞、看,初步分析金先生購買的花椒有些問題。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
朱偉武說,有一定染色的嫌疑,從肉眼看上去,花椒外表有色素堆積。
工商部門將送檢**篩查“羅丹明B”
具體是何種染色成分?工商部門還不能確定花椒染色成分,必須通過檢測才能得到科學的論證。
目前,網絡上報道過的染色花椒含有的食品添加劑一般是“羅丹明B”和“胭脂紅”。
據朱科長介紹,花椒中不允許使用“胭脂紅”,不過“胭脂紅”是食用色素,危害小一點。
而“羅丹明B”屬于非食用物質,我國明確規定禁止使用其作為食物添加劑,并且還有致癌和致突變性,危險性則更高一些。
朱科長表示盡快聯系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將以上幾份樣品進行送檢,從“羅丹明B”和“蘇丹紅”、“胭脂紅”等開始**步篩查,待有檢測結果向社會公布。
同時,工商部門將對義烏的各大市場進行排查,調查問題花椒的走向。
小貼士:三招識花椒
眼看
正品花椒色澤多為紫紅或暗紅,光澤度不高,絕大部分表面有開口,果實粒大且均勻;“顏椒”色澤鮮紅,呈油浸、亮澄澄的狀態,顆粒小。
手搓
將花椒放在餐巾紙上輕搓,染色“顏椒”會掉色。
水泡
花椒置于水中浸泡,清水變紅,即為染色“顏椒”。(王黎婧 唐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