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圖為:武漢一快餐連鎖企業在柜臺
楚天都市報消息(記者嚴瓏 樂毅 實習生武漢珍 張雨 攝影:記者陳勇今年4月底,國家及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繼通知要求,自制
5月16日至20日,記者走訪了武漢市知名度較高的50家餐館、酒樓及部分連鎖餐廳,其中武昌20家,漢口、漢陽各15家,發現“規定時間過半,食品添加劑公示為零”。
自6月1日起,該規定已正式實施1個月,江城餐飲市場執行情況如何?6月30日至7月2日,記者再度回訪了上述50家店鋪。
部分酒樓已公示
6月30日,記者在武昌雄楚大街九龍大酒店看到,收銀臺旁貼著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備案表,顯示該店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泡打粉、吉士粉和脆炸粉,均產于廣東的食品企業,分別用于大麻元、干煸藕絲和青瓜香辣尤魚須3道菜。
7月1日,在漢陽大道大洋百貨重慶小天鵝火鍋店,記者看到大廳內掛有公示牌,標明該店火鍋底料中使用了甲苯酸鈉、山梨酸鉀兩種食品添加劑,并注明:“經國家權威部門檢測,均符合國家技術指標。”
除上述兩家店外,亢龍太子酒軒雄楚大街店、巴西卡特蘭燒烤自助餐廳漢口新佳麗店等幾家規模較大的酒樓、餐館,也按規定公示了其所用的食品添加劑,只是公布的內容與形式有所不同。
不少餐館“不了解”
但記者走訪發現,多數規模稍小的餐館依然沒有任何行動。
6月30日,在韓林炭烤新佳麗店,記者未看到任何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公示。一名工作人員稱,對公示規定“不了解”。
7月1日,在藍特伯爵自助餐廳漢陽王家灣漢商21世紀購物中心店,該店有關負責人稱,已經制作了食品添加劑公示牌,但未張貼。
記者還回訪了拾味館漢口新佳麗店、金韓宮銷品茂店等多處,均未看到相關公示。多名餐廳負責人表示,對公示規定不了解,有的甚至稱“沒聽說過”。
消費者發現瞞報、虛報可舉報
走訪中,記者聽到不少消費者的疑問和憂慮之聲,其中*普遍的是擔心餐飲服務單位瞞報或虛報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
對此,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如果確實沒有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不公示。為確保餐飲服務單位公示、備案情況與實際使用情況一致,該局將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尤其是對照餐飲服務單位備案、公示的內容進行核查,查處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消費者若發現有餐飲服務單位存在瞞報、虛報等違規行為,可向該局舉報,電話:027-85711111。
專家教市民正確對待食品添加劑
近年來,不少市民“談添色變”。華農食品科技學院教授黃文對此表示,其實每人每天幾乎都要攝入十幾種至幾十種食品添加劑。“我國古代就有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記載,如鹽鹵、石膏凝固豆漿等。”他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食品添加劑,如日常烹飪時使用的醬油、味精、雞精等,都屬此列。
黃文介紹,常用的食品添加劑有1000余種。國家對各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使用限量都有嚴格規定和限制,只要是按照標準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市民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公示規定出臺首月276家餐飲單位完成備案公示
記者昨日從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截至5月31日,該市共有276家餐飲服務單位完成食品添加劑備案、公示。
據介紹,規定出臺后,武漢市餐館、酒店等餐飲服務單位陸續開始咨詢并辦理食品添加劑備案、公示事宜。5月份,洪山區、硚口區各有48家餐飲單位完成備案和公示,居該市各區之首;其次是漢陽區,有47家;漢南區上報數量為零,也是當月**沒有餐飲服務單位備案、公示的城區。
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該市6月份餐飲服務單位備案、公示情況正在統計之中,數量預計會比5月份有所增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