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表中價格均為早報記者采訪時價格,實際價格隨市場實時波動。張澤紅 制圖
肉價瘋漲,為何從養豬農民到
一頭豬的漲價之旅:每斤
早報記者 鄒娟 史寅昇 余梁意
肉價瘋漲,為何從養豬農民到屠宰廠再到賣肉小販,大家都說沒賺到錢?
“今年豬肉的漲法幾十年**次見。”在上海青浦,養了20多年豬的陸維龍昨日感嘆說,他著實沒想到這次會漲這么高這么快。
漲得這么高,是今年全國豬肉批發價已突破12.5元/斤;漲得這么快,是根據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肉價近兩個月來的漲幅超過兩成,攀上歷史*高峰。
昨日,早報記者兵分三路,前往上海本地養豬場和供滬生豬主產區江西、河南,調查豬肉價格的上漲鏈條,全面還原一斤豬肉的價格之旅,并試圖尋找一個可以防止肉價一年暴跌一年瘋漲“惡性循環”的方法。
但是,河南的養豬農民、江西的屠宰場、上海的批發商、上海農貿市場的賣肉小販都在感慨:肉價漲了,可沒賺到錢。
錢被誰賺去了?上海豬肉行業協會秘書長郁麟駒認為,飼料上漲,人工成本上漲,運輸成本上漲,“利潤其實是被通貨膨脹掉了。”
早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每斤豬肉的成本中,僅飼料成本就較去年增加0.54-0.6元,人工成本也增加了約6分錢,而物流中的汽柴油價格更是大幅上升。
今年盈利填補去年虧損
目前,在上海市場的豬肉供應體系中,上海本地養殖生豬占消費總量的近1/4;而在外省市入滬的生豬中,2010年之前六七成來自河南,但今年“瘦肉精”事件之后,來自河南的生豬數量大降,另一個養豬大省江西則趁勢而上,供應了上海外來生豬份額的一半以上。
在江西,高安市神龍養豬專業合作社又占全省輸往上海生豬總量的70%,可以說,該合作社的豬價增長直接影響到上海市民餐桌上的肉價。昨日,這家合作社的一位養殖戶直言,今年養豬確實賺了一點,但去年、前年基本都在虧,“所以今年不能說盈利,而是填補之前的虧損”。
上海的養殖戶也表達了類似觀點。陸維龍說,豬肉價格的漲跌基本“三年為一個周期”,簡單說,今年貴了,明年養的人就多了;到了后年,因為量太多又賤賣。
一個更加直接的例子是,去年上半年,高安市神龍養豬專業合作社的生豬出欄成本約為6.5元/斤,但因為數量太多賣不出去,*終虧本賣給上海的價格只有約5元/斤;而今年上半年,還是該合作社,雖然生豬出欄成本約為7元/斤,但因為數量緊俏等原因,賣給上海的價格則高達約9.6元/斤。
豬肉貴市民改吃牛和魚
在肉價已然形成一年暴跌一年瘋漲的“怪圈”同時,近一年來,養豬的成本大大提高,這也是今年肉價瘋漲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還是以江西高安市神農養豬專業合作社為例,去年上半年,每斤豬肉的飼料成本約達5.0元,今年上漲到5.4元;去年每年豬肉的人工成本約為0.44元,今年則為約0.5元。在有的地方,每斤豬肉的飼料成本今年甚至增加了約0.6元。
再加上油價上升導致運輸成本上升,雖然今年的肉價瘋漲,在整條豬肉鏈條中,江西的屠宰場表示虧了,上海的批發商聲稱虧了,河南的散戶也說“熬不起”,甚至終端的農貿市場零售商也感慨:“利潤少了,豬肉賣不掉了。”
昨日,七寶蔬菜農副產品綜合交易市場精肉價格17元/斤,比春節時的12.5元/斤要高出不少,攤主江女士感慨說:“太貴了,賣不掉,老百姓寧可吃20元/斤的牛肉或者便宜一點的魚。”
通脹推動肉價上漲
除了和豬肉直接相關的從業人員親身感受外,專業人士也從深層分析了肉價瘋漲的原因。
上海豬肉行業協會秘書長郁麟駒昨日分析說,今年的豬肉價格上漲,和成本上漲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飼料上漲,人工成本上漲,運輸成本也上漲,“和整個通貨膨脹有關。看起來,大家都沒有賺什么,有的反而虧了,那么利潤到哪去了呢,其實是被通貨膨脹掉了。”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陳憲教授也認為,是通脹推動了豬肉價格上漲,但不能說是豬肉價格推動了通脹。
“肉價太高了。”這也是上海市肉類行業協會肉類商品流通專業委員會主任嚴根桃的直觀感受,根據他的判斷,再過兩三天,豬肉價格該跌了,然后在高位盤整。
陸維龍不大懂這專家的深層分析,但他已經憑著經驗開始擔心:隨著這一輪肉價暴漲即將結束,新一輪的漲跌周期又開始了,到2013年,豬肉價格也許又要跌得一塌糊涂,“到時該怎么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