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摘要:我國《食用植物
食品行業直接關系到
現象之一:部分調和油用價格低廉的棕櫚油勾兌而成--什么油便宜就兌什么
調和油研制的初衷是避免經常吃單一品種食用油的缺陷,通過科學實驗推出的一個營養豐富的新品種。但由于缺乏國家標準,特別是沒有對調和油配料比例的統一要求,調和油的配料和比例由企業自己來決定,比如花生調和油,其中的花生油到底有多少,只有企業自己知道。
據調查,一些花生調和油、茶籽調和油,其中純花生油和純茶籽油的比例不到5%,其余都是用的棕櫚油等價格比較低的油種勾兌而成。國際棕櫚油價格不斷上升,調和油對其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也是原因之一。調和油調出的不是健康,是暴利。這樣的食用油以較低的價格大量投入市場,價格優勢凸顯,不明緣由的消費者因價格便宜更愿意購買,直接導致其他企業不得不用同樣的手段搶占市場,*終形成劣油驅逐良油的困境。
我國的棕櫚油基本上從馬來西亞進口,根據其熔點不同而分為不同等級。進口棕櫚油略做加工后就可直接分裝,一半以上都被用作食用調和油的基礎油。低于24度的棕櫚油即可用于油炸食品用油。棕櫚油區別于其他植物油,其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50%,當溫度降低時,它會與豬油一樣凝結成白色固體。長期食用棕櫚油會造成人體血清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導致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美國就曾長時間認為棕櫚油有害于健康而限制其進口。
現象之二:各品種調和油張冠李戴--什么油貴就標什么
標準缺失導致食用油市場混亂的另一明顯表現是調和油的張冠李戴。以茶籽調和油為例,純茶籽油每噸3-4萬元,約合每升30多元,一桶5升的茶籽調和油成本應該在150元以上,但目前市場上5升裝*低的只要70元左右。據調查,現在市場上銷售的便宜茶籽調和油實際上都是棕櫚油或者大豆油,有些象征性地摻入1%-2%的茶籽油。橄欖調和油里面一般就摻入3%-5%的橄欖油。調和油種種亂象的背后,正是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至今沒有規定各種成分需明確標示在外包裝上,在調和油里面摻什么油,摻多少,完全由企業自己說了算。
更有甚者,通過香精等添加劑來勾兌高價位的調和油。2009年1月6日,北京市質監部門曾查處曝光3家食用油摻香精的不法企業,在生產的花生芝麻調和油中加入芝麻油香精、花生油香精、花生油專用色素等禁用添加劑。2010年5月,中國質量萬里行曝光,在山東一家年產量千萬斤的油脂廠,竟然用棉籽油和大豆油加入花生油香精隨意勾兌,廠家再貼上花生調和油標簽銷往各地,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食用調和油擠占傳統優勢油市場份額
以前,國內老百姓均以食用當地種植壓榨的食用油為主。例如長江流域四川、重慶、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南部、江蘇、上海和浙江等省市是我國油菜籽的主產區,也是食用菜籽油的主要消費區域;山東是我國花生的生產大省,早些年也主要以食用花生油為主。但近幾年,受調和油營養搭配理念的引導和沖擊,國內居民消費習慣漸趨統一,食用調和油比例不斷擴大,棕櫚油的消費量也在逐年增加。近些年我國一直是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多的國家,進口數量的不斷攀升,也日益加劇了我國食用油對外的依存度。2010年,我國食用油市場整個對外依存度為66%,與2001年的33%相比,10年之內翻了一番。
與此同時,我國傳統優勢油料品種種植面積不斷下降。目前,我國油菜的播種面積已呈下降走勢。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新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油菜播種面積為720萬公頃,較2010年減少15萬公頃,減幅為2%;預計2011年中國油菜籽產量為1280萬噸,較2010年減少28.2萬噸,降幅為2.2%。另外,山東是我國*大的花生生產及出口基地,全省的花生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生產面積的1/4,總產量的1/3。從2004年開始,山東花生種植面積持續下滑,總產量徘徊不前。2009年較2003年花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分別下降320萬畝和26萬噸,降幅分別為22%和7%。此外,葵花籽油、棉籽油等我國其余主要油料品種的種植危機,近些年也屢見報端。
國家應盡快推出相關標準
國內消費市場中食用調和油的隨意勾兌、名稱繁雜以及標識混亂的問題早已引起相關部門注意,食用調和油的國家標準制定工作也提上國家糧食局等有關部門的議程。2007年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上,形成《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送審稿》,2008年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開始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08年10月25日,但至今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仍未出臺。
造成政策遲遲未出臺的關鍵因素是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的制定仍面臨一個難題。調和油一旦勾兌完成,要通過檢測儀器來分辨出添加了什么油、成分是多少,難度非常大。調和油不像純食用油,純食用油摻了一點別的油都可以檢測出來。但調和油卻不是這樣,由于各種油的脂肪酸結構組成差別并不大,對調和油只能檢測出特定油種有還是沒有,具體比例很難檢測,正因如此,長期以來調和油的比例成了企業的秘密,而廣大消費者并不知情。
但政府不能因為一個難題,就對調和油市場的混亂放任不管。在標準推出之前,有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規定,要求食用油產品必須標明各種原料油的種類和配比,不符合標準的產品要堅決予以退市。同時,公布種類和配比后,要定期檢查監督,一旦查出與產品標示差距懸殊、以次充好的商品應對企業嚴厲制裁。另外,應盡快完善調和油的國家標準,并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標準化的制定效率,推動食用油市場的食品安全體系建設。(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 邵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