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綜合多種因素分析,我國
??? 近年來,受物質與服務費用、土地成本大幅提高影響,我國大豆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由1996年3734元/公頃增長到2008年5220元/公頃,由于單產水平較低,折合產量后每噸成本增加960元。同期,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生產成本小幅增加,美國基本保持穩定,因其單產持續增加,平均成本均明顯低于中國。
??? 此外,國產大豆在出油率、品質均一性方面也存在差距。我國大豆總體含油率在17.5%左右,近年來通過支持高油大豆品種研發與推廣,對東北優勢產區高油大豆進行良種補貼,其含油量已達到18.5%,但仍然比進口大豆低1~2個百分點。國產大豆的雜質和水分含量分別比美國大豆高出兩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而且,國內購銷企業并未利用收購價差來區分品質和等級,導致品種混雜、形狀不一,不能完全適應工業化生產的要求。
??? 另一方面,在榨油消費領域,進口大豆對國產大豆的替代性較強。進口大豆主要用途是壓榨,對國產大豆替代的本質是所產豆粕和豆油的替代。
??? 其一,進口大豆所產豆粕與國產大豆所產豆粕的粗蛋白含量基本一致,都在43%左右,甚至進口大豆所產豆粕的蛋白含量更高。而豆粕是否是轉基因也無關緊要,飼料商采購時一般不加以區分,因而兩者的替代性*強。
??? 其二,進口大豆所產豆油是轉基因豆油,而國產大豆所產豆油是非轉基因豆油,這是二者的主要區別,也是國產大豆的優勢所在。但是,現階段我國消費者對非轉基因豆油并不認可,國產大豆所產豆油的*大優勢被湮沒,因而進口大豆所產豆油也就具有了較強的替代性。
??? 程國強認為,盡管我國的大豆壓榨需求占到國內大豆消費量的82.9%,需求缺口在4000萬噸以上,但是,由于進口大豆在榨油領域具有較強的替代性,國產大豆正逐步被驅逐出榨油市場。再加上國內大豆生產成本高漲,為保護豆農利益國家實行臨時收儲政策,抬高了國產大豆價格,加速國產大豆退出榨油市場的步伐。國產大豆榨油消費占全部大豆榨油消費的比重由2001年的39.4%快速下降到2008年的5.2%,占國產大豆產量的比重也相應由52.3%減到14.2%.
??? 國產大豆的真正優勢在于非轉基因和高蛋白。國產非轉基因大豆,蛋白質含量在40%以上的品種較多,且富含多種氨基酸,可作為健康營養、生態安全的食品直接食用,或用于食品加工和深加工等領域,例如,利用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生產食用蛋白粉、磷脂,或是醫藥磷脂,非轉基因豆粕生產氨基酸等,這些是轉基因大豆無法具備的。
??? 程國強說,事實證明,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對非轉基因豆類產品較為認可。日本、歐洲等食品加工企業直接到黑龍江大豆主產區建立大豆原料生產基地。浙江、山東等地的豆制品加工企業也通過訂單方式長期購買非轉基因大豆。伴隨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善,非轉基因高蛋白食品大豆市場前景更加廣闊。
??? 據調查,2009年主產區黑龍江省大豆產量為591.5萬噸,剔除大豆臨時收儲后*終進入市場流通部分,食品消費達到325萬噸,食品加工70萬噸,占其產量的66.8%,榨油消費僅為130萬噸(全部為本地榨油,占21.9%.國產大豆消費用途的變化與調整,進一步證明了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的各自競爭優勢。
??? 程國強強調,通過國產大豆在榨油領域和食品領域的競爭形勢、比較優勢、市場空間等分析與比較,我國大豆產業發展思路需要進一步加以明確、總體定位應該進行適當調整:**,必須始終堅持發展非轉基因大豆生產;第二,適時退出榨油市場,全面進軍食品加工領域;第三,由發展高油大豆加快向高蛋白大豆,或是高蛋白、高油的"雙高"大豆轉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