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新華網上海5月29日專電題:"限塑"三年喜憂同在 消除盲區需多管齊下
??? 周蕊、龔文杰
??? 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
??? 專家建議,要全面落實"限塑令",不僅需要加強宣傳,改變公眾的消費習慣,更需要從源頭抓起,減少商家購買
??? 農貿市場成限塑"盲點"
??? 實施3年來,盡管"限塑"已成為不少人自主的選擇,超市、商場等地實施"限塑令"的狀況良好,但農貿市場卻成了"限塑令"的"盲區".
??? 根據國家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塑料購物袋(簡稱超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 一份超過1600名調查者參與的*新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表示購物時"經常會"主動帶上購物袋,選擇"有時會"更是高達36%,只有15.3%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不會主動帶購物袋購物。3年間,大多數消費者表示自己使用塑料袋的次數減少了,其中22.7%的人使用塑料袋的頻率"變少了很多".
??? 新浪網友"家有一粒小湯圓"在微博上寫道:以前家里有很多塑料袋,"限塑令"開始到現在基本都是布的購物袋了,大小都有,能洗能曬,又方便存放,感覺很好。
??? 盡管目前國家對書店、藥房還沒有"限塑"的規定,但記者走訪楊浦區多個書店和藥房,發現多家店鋪從2008年就開始主動響應"限塑令".
??? 華氏大藥房國定路店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店從2008年就開始實行有償使用塑料袋的政策,一般只有當顧客主動提出需要塑料袋時,藥房才會提供塑料袋并告知是有償提供的。"大多數顧客一聽說是收費的,就不會要了。"
??? 復旦大學里多家書店同樣實行有償提供塑料袋措施。店里的工作人員介紹,塑料袋收費之后,不少人都不會購買,而是選擇直接把書拿回去。
??? 記者在家樂福斜土路店里看到,這里的消費者基本上都是自帶環保袋來超市購物。記者隨機選擇了一條隊伍,發現結賬的10名顧客中只有1人購買了塑料袋。
??? 而在位于徐匯區的多家菜場里,記者看到,這里依然提供白色的超薄塑料袋。這些塑料袋不僅無償提供給消費者,而且大部分是不符合國家要求的超薄塑料袋。當記者詢問"有沒有環保購物袋"時,幾乎所有攤主都表示不能提供。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多數市民表示,并不知道農貿市場也應購買帶有QS標志的塑料袋。"超市的塑料袋賣錢已經好久了,可是菜場沒聽說也要賣塑料袋啊。"住在附近的市民劉力說,雖然自己去超市購物和買菜時會自備環保袋,但在菜場購買蔬菜、水果,一般還是用超薄塑料裝。
??? "限塑"難行,難在"圖方便"與"低成本"
??? 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限塑令"實施后,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年使用量減少240億個以上,累計減少塑料消耗60萬噸,相當于節約石油360萬噸,折合標準煤5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萬噸。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 "限塑令"保護環境的成效斐然,在大賣場、商場推廣得很順利,但在農貿市場推廣卻顯得困難重重。實施已3年的"限塑令"為何在農貿市場難以落實?專家表示,這不僅與消費者長期以來形成的購買習慣有關,同時,不少零售攤販本身的利潤空間有限,大量使用環保塑料袋會增加其成本壓力。
??? 調查顯示,"有償使用"是不少消費者對塑料購物袋熱情消退的重要原因,這種"對價格高度敏感"的特性在農貿市場的消費者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 "雖然現在許多攤販免費提供的超薄塑料袋可能是來自非正規渠道的劣質產品,但'限塑令'事實上很容易和需要經常到菜場的人的購買習慣產生較大沖突。"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于海說,"不過,新習慣的培養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限塑令'在超市推行之初,反對聲也曾大量存在。如今,公眾基本已適應超市塑料袋的有償使用,不少人會因為心疼錢漸漸主動改變自己的習慣。"
??? "買一把青菜才多少錢,袋子都快趕上菜錢了。"家住徐匯區的王芳說,"有償使用的感覺始終不太好,感覺成本全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了。"
??? 而"沒有出現更好的塑料袋替代品"也是不少人依然對超薄塑料袋"來者不拒"的重要因素。"不得不承認,塑料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即使塑料袋的使用已經開始變成有償,還是會有不少人'圖個方便'."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鳴說。
??? 記者了解到,盡管不少消費者樂意帶環保袋購物,但還是熱衷于"干濕分區","把不同的東西套上塑料袋"."雖然也聽說攤販免費提供的超薄塑料袋不夠衛生,可是總歸是一樣一樣套起來比裸著混放好吧。"家住楊浦區的周阿姨說。
??? 業內人士介紹,環保塑料袋單價在一毛錢至四毛錢不等,而超薄塑料袋單價卻低至幾分錢。攤販如果是"免費"為消費者提供環保塑料袋,勢必要把這一成本加到菜價里,推高菜價。如果采用分開記賬,要顧客另外花錢購買環保塑料袋,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可能不會買賬。
??? 全面落實"限塑"需多管齊下
??? 專家建議,要全面落實"限塑令",不僅需要加強宣傳,改變公眾的消費習慣,更需要從源頭抓起,減少商家購買塑料袋的渠道,增加購買塑料袋的成本,同時,還需要相關監管部門加強監管,消除"盲區".
??? "如果全面落實,'限塑令'將更大地促進環保工作。"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董文博建議,要通過各類宣傳讓公眾意識到白色污染的嚴重性,樹立起環保意識,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逐漸養成少用、不用和重復利用塑料袋的習慣。
??? "在法國的一些酒店,每個房間都會提供一個籃子供客人購物使用,住酒店的旅客往往不會攜帶環保袋,而酒店提供的籃子能很大程度上減少塑料袋的消費。其實,這樣美觀、實用又環保的購物籃在我們的飯店里也可以推廣。"于海說。
??? "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需要一步一步來,新習慣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顧曉鳴建議,一方面,可以通過使用紙袋或者簡易打包的方式來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科學技術生產、使用可降解的環保塑料袋。
??? 專家認為,"限塑令"在具體落實時需要"量體裁衣",購物袋的材質、大小要和交易量以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相匹配。
??? 于海建議,要在農貿市場真正貫徹"限塑令",各級政府部門要形成合力,不僅要從源頭上嚴格監管塑料袋的生產,取締生產超薄塑料袋的廠家,還要在流通環節嚴懲不落實"限塑令"的商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