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對于絕大多數青島漁民乃至青島市民來說,"北鮑南養"這個詞匯并不陌生:自1996年左右青島的海產品養殖戶開始嘗試這種養殖模式以來 ,15年間,
??? 而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已在南方過冬的鮑魚"北上"的時期。4月30日,記者跟隨青島養殖戶跨越三千里路途,來到鮑魚南方養殖重地福建霞浦,探訪"北鮑南養"的源頭。據記者了解,在不到半月的時間里,約有五億粒鮑魚從這里踏上北上之路。
??? 福建
??? 五億粒鮑魚踏上返青路
??? 4月30日中午,坐在從福建霞浦開往青島的保鮮車上,蘇經理緩緩舒了一口氣。4天前,他從青島來到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準備接回去年10月份養在此地的150萬粒鮑魚。他告訴記者,經過這半年的生長,當時約長兩厘米的鮑魚苗已普遍長到了4厘米左右。"如果這些鮑魚苗不去福建而是繼續養在青島,就會因為青島附近海域水溫過低而影響進食,**不會長到這么長。"在福建霞浦、莆田等地,像他這樣來自青島的鮑魚養殖戶至少有幾百名。
??? 全國"鮑魚王"霞浦齊聚首
??? 進入4月中旬,從福建省霞浦縣通往西安村各沿海鄉鎮碼頭的崎嶇山道,**比**熱鬧起來,至4月底,達到高峰。
??? "我拉了好幾撥山東人了。"皮卡車司機林國由用夾雜著地方口音的普通話告訴記者。此時,他在僅為3米寬的山路上以不低于60公里/小時的車速行駛著 ,即使車內的乘客被一個接一個的急轉彎晃得東倒西歪,他也不肯把腳放到剎車踏板上。他告訴記者,這些天正是生意好的時候,他需要多拉快跑。
??? 到達西安村碼頭后,記者看到,碼頭上停滿了既能載人又能拉貨的皮卡和大型保鮮車。從碼頭望過去,遠處海面上被覆蓋了一層望不到邊的白色球狀體,而近處,有連成片的密集漁排和小房子。當地人說,這都是鮑魚養殖場,共有上百個養殖場,除了一部分是當地人承包外,絕大多數都屬于外地人,其中山東人是*多的。有來自榮成的,有來自威海的,有來自煙臺海陽的,更多是來自青島的膠南、即墨、嶗山等地的養殖戶。
??? "在霞浦,像西安村這樣的集中養殖區還有幾十個,僅是山東的養殖戶就有幾百個,其中約有一半的專門養鮑魚。"蘇經理說,他在霞浦養了十幾年的鮑魚,現在是青島金海富源海洋實業有限公司在福建鮑魚養殖場的負責人。
??? 在密集的漁排上,隨處可見扎堆的人群,這些都是承包養殖場的鮑魚養殖戶。在當地人眼中,他們都是"鮑魚王",每個人手里都握著幾十萬粒、幾百萬粒的鮑魚。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初,大小老板們都會趕到霞浦,通過遷徙鮑魚的方式開一年一度的"鮑魚大會".
??? 南方過一冬可"早熟"一年
??? 蘇經理說,之所以選擇在此時扎堆離開福建,是因為到了4月下旬福建當地海域水溫會不斷升高,溫度太高了鮑魚就會停止生長,而此時北方海域的溫度則達到了鮑魚*適宜生長的15℃上下,所以鮑魚就要搬到北方。值得一提的是,前些年鮑魚是從北方往南方"搬家",現在已經變成了由南方往北方搬。"我們是去年秋季把鮑魚苗送到霞浦來養的,像我們這樣帶青島苗來的不多,大多數養殖戶都是到這里買苗,然后運回青島去養。"他說,因為沒有育苗場,很多養殖戶對自己所養苗種的根源并不清楚。
??? 在自家漁排上,蘇經理撈起來一個吊籠,小心打來籠子,拎出了里面的幾個鮑魚:"長得挺好 ."他說,如果完全在北方地區生長,鮑魚從育苗到長成成品,正常的養殖周期是3年,而通過"北鮑南養",使原本在北方要"冬眠"的鮑魚在南方繼續生長。此外,南方地區育苗要比北方地區早,他們是在當年秋季育苗,而北方要等到第二年的春季才能育苗,育苗時間又比北方提前了半年左右,這樣算下來,南方鮑魚的生長周期大大縮短,在北方原本需要3年長成的鮑魚就變成了兩年長成。
??? "長得快就縮短了養殖周期,可以提前上市;多上市,價格也高。"蘇經理說,這是南方養的鮑魚相比北方養的鮑魚的優勢。這一優勢,也正是近幾年南方鮑魚能夠大量進入青島市場的原因所在。
??? 南方鮑北上首站是青島
??? 4月29日 ,在西安村漁排,記者看到,密集的漁排上每個養殖場都在忙活著打撈、剝離鮑魚。"一名女工分揀**鮑魚工錢是100元,周邊村子里的婦女差不多快被雇完了。"一名來自山東的養殖戶說,保鮮車也都要提前預訂,訂晚了可能就訂不上了。
??? 4月30日 6時,這是蘇經理所在的鮑魚養殖場裝苗回青的日子。一早,記者隨同他趕到西安碼頭時,還有兩輛車同時在裝船,一打聽,都是往青島運送鮑魚,只不過,另外兩輛車都是運到膠南。蘇經理說,多的時候,西安碼頭**要裝幾十車鮑魚,這些鮑魚的目的地多是山東,除了少量運往蓬萊、海陽外,清一色是發往青島。"霞浦和青島是鮑魚遷徙的南北兩端,運往北方的鮑魚也多是通過青島中轉。"
??? "以前在青島養鮑魚,到了冬季必須使用鍋爐升溫,確保鮑魚不會被凍死,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蘇經理說,"北鮑南養"的養殖模式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北方鮑魚養殖方式,而南方采用的吊籠養殖,不同于北方的圍堰養殖、底播養殖和"大棚"養殖,具有養殖周期短、養殖產量高的特點。但由于受制于海域環境、水溫、海域面積等條件 ,這種養殖方式在山東乃至整個北方無法開展,這也就造成了霞浦在短短十幾年內成為全國*大的鮑魚養殖區。統計顯示,至2010年,全國鮑魚產量約在5萬噸上下,占到了全世界總產量的80%,這里面超過四分之三的產量是福建貢獻的。
??? "以青島南山水產品市場為例,80%的鮑魚是南方運過來的,10% 是榮成等地養殖的,剩下的10% 才是本地鮑魚。"蘇經理說。
??? ■直擊鮑魚出水
??? 請鮑魚出籠,先用米酒灌暈
??? 說起"北鮑南養",青島市民似乎都不陌生。那么北方的鮑魚在南方的這半年中,到底是怎么養的?在霞浦西安村養殖海區,記者見證了鮑魚從當地養殖場出水到踏上返青路的整個過程。
??? **步:拔籠子
??? 在西安村養殖海域里,鮑魚都是養在吊籠里的。所謂的吊籠,是一座4層"小樓",每一層放有50個鮑魚苗。吊籠被綁在格子上,籠子下面吊著一塊磚頭,以使籠子沉到水底。
??? 平時,吊籠都在海水里沉著 ,只有水清的時候才能看得見。吊籠會每隔三天拔上來一次,往里面塞扯好的海帶,海帶是鮑魚的餌料,除了投喂海帶的同時,工人還要將籠子打掃干凈,因為籠子上會沾有泥漿,鮑魚喜歡干凈,"家"里衛生食欲會比較好。而要將鮑魚從福建搬回青島老家,就要將籠子拔出來。拔籠子是個力氣活,都是當地有經驗的男人干?;\子拔出來后會在海水里簡單涮一下,然后由工人用擔子挑到剝離線上。蘇經理的這片養殖場共有1萬多個籠子,拔完需要四五天時間。
??? 第二步:剝離
??? 籠子送到剝離線上后,要先用海水將籠子徹底沖洗干凈。然后,籠子會分給幾個女工,她們負責把籠子里的鮑魚清理到塑料筐子里。
??? 記者注意到,每個工人手中都拿著一個小白水壺,打開籠子后,她們會拿著水壺噴幾下,然后用手將鮑魚撥弄到一起。記者靠近后,聞到籠子里有酒精味 ,"這里面裝的正是米酒。"蘇經理笑著解釋說,鮑魚粘在籠子上,吸附力量很大,用手硬拔是拔不掉的,而且容易傷到鮑魚,而噴上米酒后,鮑魚聞到刺激的酒精味就會發暈,其吸附能力也就弱了。孫經理說,米酒都是當地購買,這塊海域出海的鮑魚,光喝米酒就要"喝"掉好幾千元。
??? 第三步:分揀
??? 剝離出來的鮑魚,被一筐筐地裝在一起,進入分揀程序。此時,鮑魚被倒在桌子上,三四名工人一起分揀。記者看到,按照鮑魚個頭的大小 ,鮑魚被分成了一堆堆,而個頭較小的鮑魚,直接被淘汰掉了。"分揀很嚴格,大小之外,還要數數。"蘇經理說,鮑魚的規格劃分很仔細,有專門的工人拿著尺子量,差幾毫米就過不了關。工人告訴記者,那些個頭較小的鮑魚屬于畸形鮑,再長兩三年也長不大,所以就按次品處理掉。一般情況下,50個鮑魚里面總會有一兩個這樣的殘鮑。
??? 第四步:裝箱
??? 分揀好的鮑魚直接被裝在塑料盒里,每一盒的數量是固定的。有工人專門負責封塑料盒,拿著塑料繩將塑料盒扎好后,放到活水池中暫養?;钏且惶缀Kh系統,這樣可以避免鮑魚一下子脫離原來的生長環境出現死亡。塑料盒裝滿一池,會用大網兜兜起,放到格子間里暫養,等待幾天后裝上車。
??? 第五步:運輸
??? 4月30日,是鮑魚起程回青的日子。7時許,保鮮車就到了碼頭,一共裝了14萬粒鮑魚。保鮮車沿著山路從碼頭往縣城行駛,需要1個多小時。沿途有固定的加水、加冰點,每個大桶需要加滿凈化過的海水,并開啟隨車安裝的供養系統,保證鮑魚不會缺氧。冰塊塞在大桶之間的縫隙里,這樣保證海水的溫度在長達20多個小時的長途運輸過程中始終處于12℃左右,溫度高了鮑魚容易死亡。
??? ■挑選鮑魚竅門
??? 鮑魚殼透綠未必是佳品
??? "市場上的鮑魚看上去很新鮮,尤其是鮑魚殼,看上去像玉一樣透綠,這樣的鮑魚應該是質量*好的吧?"這是很多市民的"經驗之談".對此,資深鮑魚養殖戶告訴記者,恰恰相反,殼體顏色越發綠的鮑魚,其質量可能越不讓人放心。
??? 據有經驗的養殖戶介紹,通常來說,鮑魚殼的顏色大多會呈現出綠褐色或紅褐色,這種顏色與巖礁或海藻的顏色相近,是鮑魚的一種保護色。而因養殖方式、投喂餌料等不同,鮑魚殼的顏色也會有所變化,可以說這是鮑魚的"胎記".比如,靠吃海帶、裙帶菜長大的鮑魚,會長出鮮綠色的外殼,或殼面呈現綠色和暗紅色帶交錯,而這基本上可判定是南方吊籠養殖的鮑魚(見上圖;如果鮑魚殼整殼呈褐紅色,該鮑魚為難得一見的野生鮑魚;前邊綠色后邊褐綠色的鮑魚,多是青島本地海域養殖。
??? 此外,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產加工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聯珠告訴記者,本地鮑魚和南方鮑魚在具體的營養指標上沒有進行過檢測,但兩地鮑魚的品質會有一定差異,通常的說法是北方產鮑魚生長周期長,肯定營養價值更高。
??? 青島
??? 地道青島鮑,只是個傳說?
??? "以前只聽說在南山水產品批發市場有賣大鮑魚的,十塊錢一個,沒想到,現在農貿市場這種大鮑魚也有很多。"家住徐州路的龔女士說,她給老人買了幾個鮑魚回家蒸了吃,老人反映不好吃。"小販都說是本地鮑魚,鮑魚歷來都是貴族海鮮,能賣那么便宜?"龔女士有些不解。
??? "十元鮑魚"屬處理品
??? 5月1日 ,記者在新貴都集貿市場、南京路農貿市場看到,不少海鮮攤位上都有鮑魚。鮑魚根據個頭大小分成多個等級:8元一個、10元一個、12元一個……個頭*大的鮑魚能賣到每個20元,不過和小販一還價,能以18元甚至15元買到。而在南山水產品批發市場,鮑魚基本上都是10元錢一個,個頭和農貿市場的相差不大。問及產地 ,小販們的回答不約而同:青島產的本地鮑魚。
??? 不過,也有小販承認,青島產的鮑魚只是少數,大多數鮑魚都來自南方。"農貿市場的鮑魚來源也不統一,有的是從南山水產品市場批發的,有的是從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批發的,也有的是從嶗山等地收購的,但本地收購的量很少,賣10塊錢不可能。"
??? 青島一位鮑魚養殖戶告訴記者,不管是本地鮑魚還是南方鮑魚,10元錢一個的鮑魚都不能算是好鮑魚。這些鮑魚不會是底播養殖(往海里撒苗,在海水中生長3年后捕撈,而是本地的"大棚"或圍堰養殖,以及南方的吊籠養殖。"有相當多的鮑魚雖然個頭看上去不小 ,但肉質不佳,甚至是畸形鮑,屬于處理品,所以價格比較低。"
??? 市場上本地鮑僅百分之一
??? 從每年5月份開始,在青島水產品市場上,每只售價十元錢甚至更低的鮑魚就會隨處可見,這些鮑魚從何而來?誠懇的小販會回答:來自南方。這個南方,實際上特指福建。
??? 這些鮑魚的學名叫皺紋盤鮑。在北方,皺紋盤鮑只有春秋兩季才能正常生長,而到了南方卻恰好相反,為了提高鮑魚生長速度,鮑魚在山東和福建兩地開始了冬去春來的候鳥式遷徙,這就是后來被稱作"北鮑南養"的養殖模式。
??? "'北鮑南養'是一個很偉大的技術創造,中國鮑魚產量現在能占到全世界的八成,就歸功于這個創造。"駐青某海洋科研院所的一位水產專家曾這樣表示,這種養殖模式*大提升了鮑魚的產量。公開數據顯示,1985年,全國鮑魚產量僅為100噸左右;1995年,產量達到千噸;2005年,產量超過2萬噸。進入2010年,這一數字又變成了5萬噸,據說這還是保守統計。而在每年5萬噸的鮑魚產量中,南方鮑魚占到了四分之三還多。
??? 在整個黃 、渤海,真正的野生皺紋盤鮑已基本絕跡。在青島,生在青島、長在青島的地道青島產皺紋盤鮑,或是"客居"南方而非"定居"南方的皺紋盤鮑,據稱占不到青島市面上鮑魚總量的百分之一。
??? 這意味著,我們整天談到的"本地鮑魚",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 反思
??? "北鮑南養"增產卻降了質量
??? 青島養殖戶開始嘗試"北鮑南養"是在1996年左右,此后15年間,鮑魚在這條線上完成了產量的飛躍。過去被視為貴族海鮮的鮑魚,走進了大小菜館的餐桌,鮑魚也成為海產品成功開發的典型。欣喜背后有隱憂。鮑魚場鮑魚紛紛被凍死、養殖戶損失慘重,鮑魚口味大幅下降、海珍品營養價值喪失,鮑魚市場雜交的南方鮑一支獨大,皺紋盤鮑種質資源瀕臨滅絕……南北遷徙及由此帶來的養殖環境改變,已成為當下對這種養殖模式的現實挑戰。
??? 鮑魚產量16年增了50倍
??? 按照海洋水產界的研究,皺紋盤鮑生活的區域*南不過江蘇連云港,主要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沿海一帶生活。然而,其與生俱來的這一生活習性被悄然改變。上世紀90年代初,福建等地養殖的九孔鮑品質滑坡,一批養殖戶北上山東、遼寧尋求新苗種 .北方的皺紋盤鮑被他們看好 ,而當時,在北方養殖的皺紋盤鮑也面臨著產量跟不上需求的問題。南方養殖戶帶著皺紋盤鮑回到福建,皺紋盤鮑試養成活了。
??? 于是,皺紋盤鮑開始成規模、有組織地開赴福建。北方鮑魚養殖戶在霞浦驚喜地發現,由于只有一個很狹小的出口,四面靠山的霞浦是難得的天然良灣,這里一年四季海面風平浪靜,絲毫不用擔心臺風等惡劣天氣對養鮑魚帶來的危害。從2001年左右開始,霞浦成為鮑魚養殖的主戰場。
??? 蘇經理在霞浦養了十幾年鮑魚,見證了鮑魚養殖場在霞浦的數量從*初的幾個、幾十個遞增到幾萬個、十幾萬個的過程。他說,進入4月中下旬,每天都至少有幾十輛拉鮑魚的保鮮車從霞浦奔向青島,保守估計,全國鮑魚的年產量在5萬噸以上。而在1995年,這一數字僅為1000噸左右。
??? 販苗40天凈賺800萬
??? 根據業內共識,山東、福建兩地的"北鮑南養"是1995年開始的,青島是在一年后出現"北鮑南養",到2000年初步形成規模。青島金海富源海洋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剛,是到福建養殖鮑魚的**批北方養殖戶。
??? 陳剛說,當時鮑魚苗南下后生長提速,產量大大提高,高效益讓不少人看好鮑魚養殖行業,鮑魚苗變得十分搶手。"*貴的時候鮑魚苗一粒賣7元多,養大之后能賺到50元,利潤接近10倍。"陳剛說,那是在2003年,當時他在福建大量收購鮑魚苗販賣到北方,創下40天銷售1000萬粒鮑魚苗、賺了800萬的奇跡。
??? 約在2005年,陳剛發現,南方鮑魚苗在青島乃至整個北方占據了主流。"南方是當年秋季開始育苗,那里水溫高,而在北方,必須要等到第二年春季才能育苗。相比之下,我們的苗只有3毫米長,而南方的苗卻有1厘米長,更受歡迎。"陳剛說,以2厘米的鮑魚苗來算,在北方培育成本是每個五六毛錢,而南方只需兩三毛錢,價格更便宜,南方和北方的鮑魚養殖戶紛紛選購南方鮑魚苗,青島的鮑魚育苗場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倒掉大半,到目前已屈指可數。
??? 北方鮑"回家"變嬌貴了
??? 低價買來的南方鮑魚苗,在隨后的3年時間里被證明,它已經不再是北方的那個皺紋盤鮑,成了"變種".養出來的鮑魚不但產生了大量畸形鮑,還成了徹頭徹尾的"阿嬌"--遇冷遇熱都會大量死亡。近年來,鮑魚死亡事件在青島接二連三地發生。記者搜索發現,從1999年開始,公開報道的鮑魚死亡事件就不下十幾起。據有關統計,*近兩年,島城80%以上的鮑魚養殖戶沒有掙到錢。
??? "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多就是不長了,不會死掉。"陳剛說,這說明鮑魚苗已經退化了,自然,口味和營養價值也隨之降低。
??? 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一位水產專家也表示,南方看似龐大的養殖產業,往往建立在*初幾頭親鮑的基礎上,在人工養殖環境下,近親繁殖、種質退化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市場需求的拉動,導致生產規模急劇膨脹。緊隨而來的就是養殖環境的改變和良種的匱乏,后者一旦發作,往往就是對行業毀滅性的打擊。
??? "也許過不了今年,就會有50%的鮑魚養殖戶被'鮑魚'吃掉。"陳剛預測說。 文/圖 記者 陳浩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