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高人民檢察院近日下發《關于依法嚴懲危害
??? "瘦肉精"事件發生之后,公安、工商、質檢、行政監察等部門迅速行動起來,依法查處"瘦肉精"豬肉所涉生產、流通環節的違法犯罪活動,同時對相關環節涉嫌違紀違法和職務犯罪的公職人員調查取證,已將其中部分人員移送司法機關。作為負有立案監督、反貪污賄賂職能的檢察機關,也在**時間介入調查和辦理案件,在這場全國范圍內排查"瘦肉精"、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聯合專項行動中,發揮了積*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高檢及時下發《通知》,對各級檢察機關依法介入查辦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深挖案件背后的職務犯罪,具有重要的意義。
??? 具體而言,食品安全案件背后的職務犯罪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與食品安全案件有直接關系,包括食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等環節的國家機關公職人員,因收受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導致監管失守,各道關口形同虛設,從而釀成嚴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對于這種形式的職務犯罪,既可以普遍地適用《刑法》中懲治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條款,也可以具體地適用《刑法修正案(八》增設的懲治食品安全瀆職罪的條款。近年來,涉及食品安全案件的國家公職人員,幾乎全都以行政問責或黨紀政紀處分了事,而未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先例。這次查處"瘦肉精"事件,已有公職人員被移送司法機關,看起來,食品安全究責"刑不及官"的慣例要正式終結了。
??? 另一種情況是,一些監管部門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涉及其他事由或案件,與食品安全案件沒有直接關系,但有關部門和檢察機關在調查食品安全事件時,通過多方面渠道發現了這些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線索。這種情況看似"事出偶然",卻是公職人員職務犯罪得以暴露的一種常見形式。比如,一些地方發生礦難或群體性事件之后,在查處和善后過程中往往能揪出一兩個"倒霉"的貪官,他們的貪污受賄與礦難或群體性事件無關,卻在礦難和群體性事件引發的輿論關注和查處行動中暴露出來,算得上是反腐敗工作取得的"意外收獲".
??? 檢察機關組織強干力量介入食品安全案件調查,邁出了懲治食品安全案件背后職務犯罪的關鍵一步,同樣關鍵的是,司法機關要對這類職務犯罪行為依法嚴懲,不能以輕刑化手段予以"優待".一段時間以來,職務犯罪輕刑化現象比較突出,來自檢察機關的數據顯示,2005年至2009年6月,全國被判決有罪的職務犯罪被告人中,判處免刑和緩刑的共占69.7%;以涉及礦難的職務犯罪為例,2006年全國檢察機關立案查處的此類瀆職犯罪嫌疑人中,法院判處免予刑事處罰131人,緩刑107人,兩項人數在已判決人數中占95.6%.有鑒于此,人們難免擔心,涉及食品安全案件的公職人員雖然被移送司法機關,*終會不會像那些涉及礦難的公職人員那樣,以各種理由免予刑事處分或判處緩刑?
??? 食品安全案件背后的職務犯罪性質惡劣,危害巨大,必須依法予以嚴懲,而不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筑造食品安全的堅實大堤,才能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對公眾和歷史作出負責任的交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