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圖表:質檢總局:嚴厲打擊違法生產“
中國正在熱議的“皮革奶”引發市場不安,18日滬深兩市
中國農業部日前發出的開展2011年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的通知中,皮革水解蛋白作為檢測項目之一出現其中。這個本是例行的監測活動,不久便以“皮革奶粉死灰復燃”為題登上各大網站頭條,由此引發一片嘩然。
所謂“皮革奶”其實與曾在中國乳業引發地震的“三鹿奶粉”事件如出一轍。為了提高乳品中的蛋白質含量,一些奸商利用廢棄皮革制品、動物毛發水解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
不過去年,這種食品并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記載中。中國農業部在回應這一事件時說,在2010年的生鮮乳樣品抽檢中,并未檢出皮革水解蛋白等違禁添加物質。
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18日表示,對近日媒體報道的“皮革奶”問題,質檢總局高度關注,已要求各地質檢部門結合日常監管和食品風險監測工作,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注意搜集有關線索,凡發現企業有違法生產加工“皮革奶”行為,一律嚴厲打擊,嚴加懲處。他還公布了投訴舉報熱線,歡迎社會各界向質檢部門反映相關情況。
事實上,“皮革奶”*近一次出現已“比較遙遠”。李元平介紹說,2009年初,質檢部門發現浙江金華晨園有限公司在含乳飲料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違法行為,并且已經進行了“嚴肅處理”。
然而,幾個發生在2009年,甚至更早之前的零星事件,卻在幾年后發酵。受“皮革奶”事件影響,18日,中國乳業龍頭伊利股份收報跌1.40%,北京乳企三元股份跌2.39%,上海乳企光明乳業跌2.32%,兩市乳業股繼續承壓。
在消費者中,這種不安更為明顯。在北京市馬家堡的一家超市里,一位張姓的年輕母親告訴記者,乳品安全事件已“逼”得她不敢選購國產奶粉。
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說:“奶粉的主要消費者是孩子和老人,他們既是‘弱勢群體’,又是‘寶貝群體’,有關乳制品安全的傳聞當然會影響到中國的乳品行業。”
近些年來,各種或真或假的傳聞總是困擾著中國奶業。一旦有風吹草動,公眾對相關企業的懷疑和譴責就會被“引爆”,導致短時間內難以消除的“信任危機”,形成真假難辨的混亂局面。
事實上,早在“皮革奶”話題被熱炒之前,中國乳制品業已受到重創。中國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瑩就警告說,2009年中國奶粉進口總量創歷史新高,洋品牌蠶食中國奶粉市場趨勢不斷加劇,國產奶粉產業鏈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
張永建說,不管是不是消費者和媒體反應過度,目前中國乳業面臨的*大挑戰仍是質量安全問題,這是“硬邦邦”的指標。對于企業來說,要樹立質量和責任意識,遵守*基本的法律規定;對于監管部門來說,不應只有運動式、救火式的行動,而是要全方位地推進監管,促使企業提高產品質量。
目前,中國的乳品行業正面臨一場洗牌。根據中國的行業部門和監管部門在去年的規定,現在中國各地正陸續對乳制品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進行重新審核,而要取得合法生產許可證,乳制品企業必須進行改造,增加大批投資,而且所有產品出廠必須要實現批批檢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