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受需求增加影響,國內
??? 一、玉米生產情況
??? 隨著玉米播種面積及單產水平的提高,玉米總產量雖有波動,但總體呈現增加趨勢。2010年,雖然受北方地區持續低溫雨雪天氣影響,許多地區玉米播種進度推遲,但由于玉米生長期間總體天氣狀況良好,加上受玉米種植比較收益相對較高的影響,2010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增加,玉米生產獲得了豐收。中華糧網數據顯示, 2010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約4.71億畝,同比增加360萬畝,增幅0.8%.預計2010年度全國玉米總產量約為16575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025萬噸。
??? 看一下近三年的玉米產量情況:2008/2009年度全國玉米總產量達到了創記錄的16590萬噸,是一個豐收年;2009/2010年度由于東北產區遭受不利天氣影響較為嚴重,全國玉米出現較大幅度的減產,預計全國玉米產量約為15550萬噸,是一個歉收年;由于2010/2011年度的玉米產量預計為16575萬噸,因而可以把2010/2011年度看作一個產量平年。
??? 二、玉米消費情況
??? 近年來,伴隨著飼用玉米消費的剛性增長及玉米工業消費的異軍突起,國內玉米消費呈現大幅增加的趨勢。國內玉米消費量的快速增長與我國飼料及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市場蛋奶肉需求量增加有力地推動我國飼料養殖業的發展。除了飼用玉米消費之外,玉米深加工的快速發展也成為國內玉米消費加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國際市場以石油為代表的國際能源價格的快速上漲,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尋求替代能源的熱潮,進而刺激了我國玉米深加工的飛速發展,玉米深加工能力不斷提高,其玉米消耗量呈現出快速增長勢頭。
??? 國內玉米消費主要是飼料和工業消費,其他消費所占比例較小。宏觀經濟形勢對玉米消費影響較大,隨著經濟復蘇,2010/2011年度國內飼料和深加工玉米需求將增長。預計2010/2011年度國內玉米消費總量為163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425萬噸,增幅2.7%.其中飼用玉米消費量約9850萬噸,工業玉米消費數量約4750萬噸。
??? 三、玉米進出口情況
??? 長期以來,我國玉米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狀態,玉米生產除了滿足國內消費之外,每年還有一定量的出口。據數據顯示,1985年以來(除個別年份我國長期處于玉米凈出口狀態,許多年份的玉米出口數量都在300萬噸以上,1992年、1993年和2003年的玉米出口數量還超過了1000萬噸,其中2003年的玉米出口數量達到了1639萬噸,成為歷史上出口玉米*多的年份。而隨著國內玉米消費的快速增長,從2007年開始,我國玉米出口數量開始急劇下降,2010年成為了玉米凈進口國。根據海關數據,2010年我國累計進口玉米數量約為157萬噸,為1996年以來的*高水平,而出口玉米數量約為12萬噸,凈進口量約為145萬噸。玉米出口大幅下降而進口大幅增加的原因除了2009年國內玉米減產之外,消費的持續增加是國內玉米進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 四、玉米市場將維持供求偏緊狀態
??? 盡管多年來玉米產量總體呈現增加態勢,但其增幅難以滿足玉米消費量的增加。特別是由于2009/2010年度玉米減產幅度較大,不但導致當年度玉米產不足消,對歷史結轉庫存進行了較大數量的消耗,而且還進口較大規模的玉米以彌補缺口。
??? 2010/2011年度,雖然玉米產量較上年度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國內玉米生產與消費基本處于平衡狀態,但鑒于補充庫存的需要,再加上其他市場因素的影響,國內玉米市場供應仍然緊張。雖然依然可以通過進口來調劑國內玉米短缺,但由于進口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玉米進口數量會受到限制。受國際玉米價格2010年下半年大幅走高的影響,進口玉米價格優勢開始消失。據美國農業部消息,2010年9月下旬開始至現在,中國與美國幾乎沒有簽訂新的玉米進口合同,未來幾個月或幾乎沒有進口玉米到港。
??? 雖然隨著國內玉米產消的變化,今后通過進口來調劑國內玉米市場將會成為一種常態,但即使如此,由于影響玉米進口的因素較多,隨著國內玉米消費量的增加,未來國內玉米市場將會繼續維持總體供求偏緊狀態,階段性的供不應求會經常出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