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曾經賣過豆芽的張大媽反映,傳統的方法生豆芽成本高,賣相也不是很好。為此,一些人在生豆芽的過程中,使用了一種物質,使豆芽變得白白胖胖,賣相誘人,這就是我們在市場上經常能看到的“美容豆芽”。
我們在濟南一家蔬菜批發市場轉了轉發現,這里賣的豆芽,無論是綠豆芽還是黃豆芽,果然大都白胖鮮亮,賣家坦言“有秘方”。
是啥秘方能讓豆芽的顏色變得如此一致好看?接著,我們把情況告訴給了濟南市農業監察大隊。“保險粉又來了。”大隊的工作人員憂心忡忡。
保險粉究竟是什么東西呢?研究應用化學的專家說,這種物質是一種工業酸,有毒,長期食用還會致癌。
老三的困惑 豆芽為啥不好賣了
1月16日,一位在食品藥品
老三說,4年前,他***多能賣出近千斤的豆芽,那時候,豆芽都是又長又細。
但*近幾年,一批外地人來到濟南,開始經銷“長相”更白嫩的無根豆芽。這種豆芽很快受到濟南市民和一些機關單位、學校食堂的青睞,老三的生意一落千丈,濟南的一些同行也經銷起“胖豆芽”。
起初,老三也試著用土辦法去生一些豆芽,但生出來的豆芽細小、產量低,賣相也不好。去年9月份,老三花了2900元向同行求得“技術”,但學到“技術”后,老三決定不干了。
“都是用藥水泡出來的,500克豆芽,放1.8克左右的保險粉,色澤鮮亮,還能去除雜質,但根本不能吃。”老三說,他雖沒啥文化,但從不干坑人的事。
暢銷的秘密 “不加料”的豆芽沒人吃
老三的揭秘,吊起了我們的好奇心。
在他的建議下,1月17日早上7點,記者來到歷城區一個蔬菜批發市場。在這個市場的南墻根,綠豆芽和黃豆芽像小山似的堆放著。
市場上有11家批發豆芽的商販,大多同時銷售黃豆芽和綠豆芽,豆芽都是無根、白胖的,跟老三說的“洗白豆芽”一個模樣。
當我們詢問為什么會生出這么粗的豆芽時,“這里面有門道。”這位大姐一臉得意,“這豆芽可出量了,一般3兩半就能炒一盤。”
我們繼續追問。她瞅瞅我們,似乎在打量身份,并不答話。在我們的多次“請教”下,她才吐露了一些情況———“會加一種粉,很好用,兌水化開,把豆芽直接浸泡在里面就完事了。用不了10分鐘,色澤鮮艷,外形漂亮。這東西在批發市場,不少老板都在用。”
她感慨,沒“加料”的豆芽是沒有人吃的,因為不夠“漂亮”。
已是重出江湖 保險粉可輕易獲取
濟南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慶年說,濟南的蔬菜市場確實有不法商販使用保險粉漂白蔬菜。他說,保險粉中含有硫黃成分,可以起到漂白與殺菌的作用,被浸泡過的蔬菜色澤白亮,保質期也更長久。
常見的做法是,在水中加入工業原料連二亞硫酸鈉、低亞硫酸鈉,用來浸泡豆芽。所使用的兩種工業原料,俗稱保險粉。這是一種化學保鮮劑,廣泛用于造紙、紡織印染等行業中,能夠漂白。“保險粉具有遇水分解出二氧化硫的性質,如果用它來浸泡漂白,人吃了當然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劉慶年說。
種植戶間流傳的技術中,給菜泡保險粉也要遵循嚴格的操作流程——— 不能超過2克,超量可能使蔬菜燒死,還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
2008年,廣東某種植戶沒有遵守操作流程,在蔬菜里加入過量保險粉,造成多人中毒。這一事件引發政府對保險粉的一番嚴厲清剿。保險粉從此轉入地下。
但老三的遭遇顯示出保險粉至今仍陰魂不散。人們可以輕易獲取大量的保險粉,而一些商販對它也是如饑似渴,爭相購買。
成分大起底 與洗蝦粉同是工業用酸
為了進一步了解保險粉,我們又采訪了化學研究人員。
山東食品研究所主任杜文宇說,保險粉中,連二亞硫酸鈉含量一般是20%,這種產品是工業級的,對人體的毒害相當大,可能會影響人的視力,損傷肝臟和腸胃。嚴重的會引起中毒,對兒童的影響則更大,甚至會影響智力。這種漂白劑在腸胃中積累多了還會致癌。
“保險粉”與去年轟動的“洗蝦粉”一樣,都是工業原料酸。所謂的“保險粉”,其酸含量可能比“洗蝦粉”更高。
濟南大學化學系教授魏琴也說,“保險粉”中含有的重金屬有可能長期殘留在人體內難以排除。她著重指出,像豆芽這類蔬菜的加工過程中并沒有將其列入允許使用范圍。
一切圍著錢轉 蜜餞也如此“美容”
“是人都會琢磨如何增加收入,一切都圍著錢轉。”杜文宇說,現在的菜商趕上了好時代,“科技發達,什么問題都能解決”。
我們以蔬菜銷售商的名義,聯系了煙臺某保險粉生產廠家。廠家的銷售負責人稱,他們生產的保險粉主要用于蜜餞和糖果。
當我們問到保險粉可否用于豆芽漂白以及具體用量,這位負責人說,一些賣豆芽的商販來買過,都說漂白效果不錯。她還說,這種食品可用的保險粉,比工業用的味道小得多,只用作蔬菜漂白是沒有問題的。
在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其實保險粉生產廠家的人也明白他們的這些工業用保險粉被用到了食品行業。
也許這位大姐是好意,目的是不得罪自己的客戶,但她的好意卻給那些用工業險粉加工蔬菜、菌類的人開了綠燈。她的說法也令人吃驚:“好多經銷商都賣給食品廠了,那是他們的事,你愿意怎么賣都行,你用它制造白粉也不管我的事。”
買回來做實驗 像洗衣粉,一泡很白凈
我們在天橋東一家化工商店買到了這種“保險粉”。女老板稱,干洗店的人常買來用于避免衣服混色。至于洗菜增白保鮮,她說不清楚,只是告訴我們這種材料洗出來的東西色澤亮麗,非常干凈。
打開袋子,一股氣味撲鼻而來。我們將白色粉末狀的保險粉倒入紙杯中,并加入少量的溫水進行勾兌,溫水接觸到保險粉時,立刻產生了反應,紙杯中涌起了大量的白色泡沫。有點像平時用的洗衣粉,但味道更刺鼻。
隨后,我們將從市場上買到的豆芽放入盛有保險粉與水勾兌的液體中浸泡。浸泡前的豆芽,色澤發烏,菜頸上還有很多雜質。浸泡約20分鐘后,豆芽“變化喜人”,開始變得透亮飽滿,菜上的雜質也被泡了下來,比擺在一旁的無公害豆芽長相還好。
又過了約半個小時,被泡過的豆芽芽體明顯粗了一些。而無公害的豆芽長得較為瘦弱,根須比較長。隨后,兩種豆芽的差別變得越來越明顯,加了保險粉的豆芽越長越漂亮,而無公害豆芽顯得越發“土氣”。
更讓我們吃驚的是,這種豆芽放了**還跟新鮮的一樣,而無公害豆芽早已蔫了。
濟南市無公害豆芽生產基地的工作人員也對豆芽進行了保險粉浸泡試驗。經科研機構化驗,這種“保險粉”PH值為2.5,屬強酸性物質。
試驗人員用手攪拌了一下水,馬上感到又痛又癢。“可以肯定地說,這些保險粉,都是人為擅自配成的東西。”試驗人員說。
讓幾位讀者來挑 賣相好,大家都選泡過的
隨后,我們找來了5位女報讀者,將浸泡后的豆芽與超市出售的無公害豆芽擺放在一起,讓她們挑選。事先不知情的5名讀者,有4人選擇了浸泡后的豆芽,只有一人選擇了無公害豆芽。
選擇被浸泡過豆芽的馮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婦,有著多年買菜經歷的她說,這種豆芽色澤光亮,看起來很嫩,估計口感一定很脆。同樣選擇這種豆芽的王女士稱,她購買豆芽主要是看新不新鮮,干不干凈,被泡過的豆芽符合她選擇的標準。
**一位選擇了無公害豆芽的遲大媽說,也是由于對漂白豆芽早有耳聞,她非常仔細地拿了幾根賣相好的豆芽聞聞味,覺得被浸泡過的豆芽有點異味。而且她還聽說這種豆芽折斷頸部后水分很多,親手嘗試后也證明了這點,所以她選了超市出售的無公害豆芽。“泡過的菜確實賣得更快。”昨天早上,我們第二次來到這家農貿批發市場時,一位姓郭的菜販說。
一般的菜保存期較短,一般只能儲存1個多星期,保險粉泡過的菜儲存時間可達3個月甚至更長。
海鮮中也藏秘密 泡10分鐘,蟹肚洗得雪白
在濟南一家海鮮加工企業品保部負責人曾瑜看來,洗白豆芽并不是個例。“不僅僅是豆芽,很多賣相不錯的土豆、山藥等蔬菜,包括街上賣的年糕,甚至海鮮,都有可能用過保險粉。”
在曾瑜的指導下,我們又來到市中區一家水產市場。在這里,保險粉被一些人用做他途。
其中,一位劉姓老板是曾瑜的朋友。他一邊叼著煙,一邊用大桶的片堿水泡蟹子,再加入保險粉漂白。
我們看到,起初的蟹殼又黑又臟,有的還纏著一團團黑色雜質。
劉老板吩咐工人從店內取出兩包白色粉末,先加入一種鹽狀粉末,又加入味精狀的晶體。“這是兩種專門泡菜的藥粉,一種10元一斤,一種8元,用兩種調和起來洗過的蟹子,都很光亮、干凈。”
只見工人在一只桶內加入水和臟蟹,將“粉”倒入攪拌,約10分鐘后撈出,原本顏色發烏、又黑又臟的蟹子,只只都變得光亮、干凈。尤其是螃蟹肚子,洗得雪白。
劉老板說:“一斤粉加100斤水,水可以反復利用。浸泡就能把臟東西都洗掉。但撈起后*好拿自來水沖一下,否則容易沾上藥粉的氣味。”
還有商販透露說,將保險粉溶液噴在海帶表層,還能讓海帶變得翠綠。
他們的行為也曾經被媒體曝光,劉老板對此則顯得憤憤不平,他抱怨著生活的窘迫——— 如果不用保險粉,要虧本,“不想點辦法能行嗎?”
問了五個監管部門 對方都稱“不管保險粉”
昨天上午,我們就保險粉浸泡豆芽一事,撥打了濟南市的12315舉報申訴熱線,值班人員稱,工商部門只負責管理食品流通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對于在菜市場購買到被化學藥劑浸泡過的豆芽,她推薦記者撥打質量技術監督和食品藥品監管的熱線,如果這兩個部門的化驗結果證明豆芽有問題,工商局才能對市場的商販進行檢查。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說,菜市場買到保險粉泡過的豆芽不歸他們管理,他們只檢測飯店或食堂里做好的飯菜,生豆芽應該歸工商部門管理。記者表示工商部門要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檢測結果才能調查,這位工作人員說,他們目前還沒有檢測保險粉的設備,并稱質監局可以檢測。
隨后,記者撥打了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熱線。一位工作人員稱,用化學藥劑浸泡豆芽是違法的,但銷售方面的問題應該歸工商部門監管。記者表示只想對自己買到的豆芽做個測試,工作人員說,市質檢院可以做測試,但需要自費。
濟南市質檢院的工作人員稱,檢測連二亞硫酸鈉需要相關的資質,而他們并沒有做過相關的測試,所以沒法檢測。
濟南市農業監察大隊的工作人員稱,蔬菜商使用違規添加劑歸他們管理,但添加劑的相關測試非常復雜,耗時較長,他們也沒有拘留的資格,很多違法商販在測試結果沒有出來之前,就逃跑了。“食品監管規范體系和執法體系所存在的問題,是食品安全事故的根本癥結所在。”杜文宇稱,建立完善的法規標準和監督機制,就是在修筑城墻。“我們得讓老百姓漸漸恢復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他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