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2010年,鄭州商品交易所
國際糖價不再給力
2010年的糖價大牛市受國際原糖期貨沖高支撐。
由于印度產量預估大幅變化、巴西糖出口“瓶頸”、主要產糖國相繼減產等因素影響,國際原糖期貨在2010年11月上旬刷新30年新高。不過此后國際糖價盛*而衰,在11月12日,ICE原糖期貨市場創下22年跌幅之*。
不過,2011年國際糖市將發生逆轉。國際糖業組織在季度報告中指出,由于印度糖產量大幅上升推動全球食糖產量增至歷史*高水平,估計2010/2011制糖年全球食糖市場將結束連續兩年供給不足,重返供給過剩狀態。
國際糖業組織預計2010/2011制糖年印度在國內食糖產量增加700萬噸的背景下將再次成為食糖凈出口國。2009/2010制糖年印度進口了330萬噸食糖,但預計2010/2011制糖年印度將向國際市場出口94.5萬噸食糖。印度進出口變化將逆轉整個國際糖市。
2010/2011制糖年全球食糖產量較2009/2010制糖年將增長約為7.3%,即增加1150萬噸,至17038萬噸;食糖消費量將增長約為2%,至16720萬噸,也就是說全球食糖市場將供給過剩320萬噸。
德國分析機構F.O.Litch此前也公布了2010/2011榨季全球供需平衡的預測報告。預計全球產量將增至1.686億噸,比去年多1020萬噸,除應對同步增加的消費需求外,估計有約170萬噸的剩余量。
基于供需面的轉變,國際糖價將從高位回落。
國內供需基本平衡
在失去國際糖價支撐后,國內糖價將回歸基本面。
申銀萬國期貨分析師何小明認為:“國內白糖在經歷2008/2009和2009/2010年產量大幅減少后,2010/2011年白糖產量有望進入增產周期。”上海中期分析師經琢成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國內糖市供需缺口有望在2010/2011年得到緩解,主要由于產量增加和高糖價引起的需求量減少。”
從需求來看,根據中國糖業協會預測,2010/2011榨季的消費量在1400萬噸左右。
何小明認為,在2010/2011榨季國內白糖需求一方面受到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影響,另一方面會受到糖價高企的擠壓。“2010/2011榨季,白糖需求可能不會出現大幅增長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平穩的需求。”
高位震蕩成為常態
震蕩市,這是不少分析師對2011年糖價走勢的判斷。
經琢成指出,在氣候沒有突發情況下,預計糖價高點將出現在2011年上半年。目前整個食糖市場的供需情況正在悄然發生改變,需要引起市場警惕。此外,替代品人工糖或進一步抑制食糖需求,進而使得供需缺口下降。
她預計,2011年糖價整體運行區間在每噸6000元至7800元。她同時提醒投資者關注2、3月糖價變化,屆時糖市面臨傳統消費淡季。此外,還需關注7月后甘蔗生長步入關鍵時期天氣變化情況。
通聯期貨預計,由于糖市庫存消費比連續三年下降將給下榨季糖價以堅實的支撐,2010/2011榨季白糖期貨價格很難跌破每噸5000元至5500元,又由于食糖尚未擺脫“靠天吃飯”的命運,所以糖價向上的高度將取決于天氣因素帶來的基本面變化、政策調控力度。
何小明指出,從宏觀面上講,2011年前兩季度的通脹壓力比較大,而在復雜的經濟局勢下國家更傾向于使用非貨幣化手段,比如說限價等行政命令。因此,2010/2011榨季糖價很難有像2009/2010榨季那樣波瀾壯闊的行情。但在生產資料、勞動力和土地價格高企成為常態的情況下,糖價也很難出現大幅下跌的行情。預計2010/2011榨季白糖期貨價格將在每噸6000元至8000元高位震蕩,波段機會較為明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