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齊魯網12月2日訊 據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熱線村村通》報道,前兩天,齊魯網齊魯拍客團提供線索,在濱州市博興縣曹王鎮賈李村發現了偷偷煉油的黑作坊,并提供了圖片。根據爆料人稱,黑作坊里很可能正在熬制地溝油。于是,記者立即趕赴了現場。
初入村莊路邊現油桶 打聽村民遭遇閉門羹
11月26日,《熱線村村通》記者來到博興縣曹王鎮賈李村,在村中果然發現了幾處擺放油桶的地方,這些油桶上布滿了油污,很可能就是裝油用的。但記者并沒有發現煉油作坊。
在村中一條小路上,出現了令人震驚的一幕,路上堆滿了
煉油作坊冒出黑煙 (圖片來源:齊魯社區
摩托車修理鋪驚現塑料桶 小賣部里尋得線索
記者在村間一間摩托車修理鋪發現,一輛三輪車上面裝了幾個塑料桶,跟鐵桶不同的是,這些塑料桶上面的油污還沒有干。那這到底是不是拉地溝油的桶呢?在一戶村民家門外,我們也發現了相同的油桶。于是記者上前打開了油桶。油桶里面是空的,但是在油桶的底部,卻發現了褐色的油跡,散發著一股腥味。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來到了村里的小賣部,看能不能得到線索。老板聲稱*近查得嚴,不讓熬油了,膠都不讓熬了,現在村里已經沒有煉油的了。但是正當記者要離開之際,老板突然180°轉變了態度。
"我記你個電話,到時候有熬的我跟你說吧。有熬的,看誰有熬的我跟你說吧。"老板的態度讓我們產生了懷疑,莫非在賈李村真的有人在提煉劣質地溝
煉油作坊臟又臭 煉油過程觸目驚心
中午12點,記者在村北口的一家商店的后院里,冒出了陣陣濃煙。而商店的門面上寫著,"花生油現榨現賣"的字樣。記者來到院內發現,果然一座簡單的作坊正在煉油!廠房里的煉油工人稱,這些油是化工用的,不能吃,是往飼料廠里送的。但是村里確實有人煉制劣質的食用油。按照工人的指點,記者走訪多戶村民,*終得知村里確實有人在煉制劣質雞板油和鴨板油,并且明確了煉油的地點。記者以采購員的身份來到了這戶作坊老板的家中。
剛開始老板比較謹慎,但得知記者會大規模采購時,他開始大肆的介紹他煉制的鴨板油,"我煉制的這種油很好,很香,我自己都吃。"接著,他帶記者來到了他煉油的作坊里。作坊非常的簡陋,非常臟,到處都布滿了油漬,煉油的油缸里還散發著一股腐臭味。記者親眼目睹了煉油的過程,真是讓人觸目驚心。萬一這種油流向了咱老百姓的餐桌,那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位老板告訴記者稱,這種鴨板油很香,并且為了證實自己的說法,讓記者品嘗了這些油。老板稱,"這些油都是冷軋廠流水作業下來的。"老板還說,這種油不提倡食用,但是真的很香,而且原料是很好的。
圖片來源:齊魯社區
連線工商監管部門 黑作坊老板態度大轉變
鴨板油就是指用鴨子的脂肪煉制的一種油,這種油是否可以食用,又有什么衛生標準呢?記者隨即撥通了山東省質量監督局的電話。省質監局稱他們不負責這一塊的審批,這是市里的事情。隨即記者又撥通了濱州市質監局的電話。濱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生產許可證審查部有關工作人員稱,《食用動物油脂衛生標準》與《國家食用豬油的一個標準》兩個標準是國家標準,另外就是企業向衛生局備案的自己制定的企業標準。
對于黑作坊的問題,記者連線了博興縣工商局。工商局稽查科有關人員解釋說,加工生產食用油必須先去的生產許可證,然后再辦理營業執照。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屬于無照經營,工商局一定會對無照經營采取措施的。剛通完工商局的電話,緊接著,作坊老板就打來了電話稱不做煉油生意了,已經改行做龍蝦了。
編后:
黑作坊生產劣質食用油,的確令人觸目驚心,老百姓的飯桌上是容不得這些骯臟的東西的。食用油的安全生產監督是長久的、不容忽視的,食用油生產的安全衛生保障也必須從源頭抓起,必須摘掉這些黑作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