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新版《乳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與《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千呼萬喚,終在上周出臺。國家質檢總局由此正式通知,乳品企業年底前須重新申請生產許可證,從明年3月1日起,沒有領到許可證的企業將被責令退出市場。有
??? 記者了解到,一年前被四川本土乳企巨頭成都菊樂斥資上千萬拿下67%股份的奶奇樂已全面停產,奶奇樂賬戶也被法院凍結,同期退出市場的還有由國有轉民營的重慶三高奶。在廣東本地,隨著蒙牛、伊利兩大巨頭加緊入粵圈地建廠,對于奶源的搶奪戰愈發激烈,有本地乳企擔憂未來利潤空間會被進一步擠壓。
??? “中國
??? 檢驗成本增加,企業叫苦壓力大
??? 與“06版”相比,此次“10版”細則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配備相應檢測設備,對產品自行檢驗,包括蛋白質、維生素、菌落總數、食品添加劑、三聚氰胺等各類指標共64項。例如須有三聚氰胺檢驗能力,不得委托其他部門檢驗,保證對購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批批檢驗,對出廠產品逐批檢驗。盡管質監部門明確表示,檢驗是包括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在內的所有食品工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如同廠房、設備等其他基本生產條件一樣屬于必不可少的生產成本,所謂的因為落實檢驗責任而增加成本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但仍有企業向本報表示,自檢項目過多,如對礦物質的檢測必要性不大,且自檢設備需要大量投入,無法避免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也認為,批批檢測三聚氰胺確實存在著不合理性,全都應用國外檢測設備,一個批次300元,浪費人力、財力。“這樣‘一刀切’的方式無疑加重廠家的負擔。”
???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司長吳清海表示,細則頒布之后將由專家來對每個企業條件進行審查,一個一個企業地過,四個月內完成現有1600家獲證企業的審查,“得有一批企業退出來”.乳業專家陳渝也表示,質檢總局是想對國內乳業市場進行一次重新摸底,相當于正在進行的人口普查。“此前國家及行業協會雖統計過國內乳企,但只涉及到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而*容易出事的往往是小企業”.
??? “我們不過是搬運工而已,一盒200ml的奶才賺兩三毛錢。”本地乳企市場部負責人王志(化名向本報記者訴苦,二線乳企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競爭壓力。“新細則要求有設備,具有三聚氰胺獨立檢驗能力的人員2個以上,勢必會增加成本。此外,一線乳企也讓我們的生存越來越艱難。”據其透露,蒙牛即將在清遠打造的加工基地并沒有配套牧場,“坊間消息稱他們在本地乳企收奶價上每噸加200元,牧場已經開始找我們談判,當初福建的奶價就是這樣被一線乳企炒高的。”
??? “廣東本地奶源只能自供35%左右,其他須從外地購入。”王丁棉告訴記者,燕塘、風行、晨光等乳企目前基本可保持在8%左右的利潤率,但國內乳業的競爭已聚焦在奶源控制權上,眼下廣東奶源均價已在4.2/公斤,一線乳企的加入勢必會造成本地奶價進一步上揚。
??? 記者了解到,蒙牛正計劃增資6.6億打造廣東*大乳品加工基地,將在目前一期總投資為2.4億元的低溫液態奶項目基礎上,規劃建設投資二期2億元的冰淇淋項目及三期投資4.6億元的PET含乳飲料項目。而一期在2009年9月動工,預計投產后將實現產值7億元;二期計劃明年上半年開工,2012年2月前投產,實現產值3億;三期計劃在2013年以前投產,實現產值10億元。而一線乳企在全國各地市場的介入已非一日之功,除了在上海光明勢力較強外,蒙牛伊利幾乎介入了每一個區域市場。去年中開始,二者又開始重新侵占北京市場,導致三元未能保住高峰期90%的市場份額,且此后一直停滯不前。
??? 二線乳企上市潮涌,卻頻遭破發
??? “為了抵御一線乳企的步步進逼,保住市場份額,我們必須擴大規模并提高奶源自給率,但要買地建廠或牧場,沒有幾個億是拿不下來的。”王志向記者表示,要發展只有上市,再不及時募資,二線乳企*終只有被收購這條路可走。而短短一個月內,三家乳企相繼登陸港股也掀起一波上市潮。繼10月28日上市的環球乳業破發,11月1日,雅士利上市繼續遭遇破發命運,但與蒙牛不無淵源的現代牧業依然于當日啟動了上市前推介,計劃本月15日公開招股,26日掛牌,募資約39億港元,為市場盛傳的5億-10美元的下限。
??? 從資本市場的反應看,盡管國元香港此前給予環球乳業“定價基本合理,建議申購”的評價,但其掛牌首日仍較招股價4.39港元下跌10.25%,全日收報3.94港元。事實上,環球乳業招股時所稱的本土奶粉品牌第九的市場排名曾受外界質疑,因排在其后的西安銀橋去年在奶粉市場營收推算至少為8億,遠高于環球乳業公布的5.1億。
??? 數日之后資產相對優質的雅士利也遭遇破發命運,則讓業界感受到二線乳企在近期資本市場的不受待見。招股階段新股向散戶發行部分就僅獲得5.4倍的超額認購,表明投資者興趣不大。輝立證券稱,雅士利首日收于3.69港元,較4.2港元的招股價下跌12%,主因是估值相對偏高造成的壓力。**上海證券市場策略員葉尚志認為,雅士利破發及第二日下跌主要受市場對食品股信心不足的影響。
??? 而身為蒙牛主要原奶供應商的現代牧業在此背景下依然勇氣可嘉,計劃發售12億股。承銷團之一的德銀在其報告中預測,現代牧業自去年7月初起3個財年收入年復合增長率可達72%,盈利復合增長率可達94%,旗下牧場也將由今年6月底的11個升至3年后的24個。德銀給出的估值介乎20億-24億美元(約156億至187.2億港元,由2011年7月起財年預測市盈率可達31至37倍。兩家保薦人花旗及瑞銀給出的同期預測市盈率分別為23至30倍,以及31至40倍。
??? 記者了解到,與蒙牛簽下10年原奶供應協議、卻始終為蒙牛高層淡化股權關系的現代牧業,由多位蒙牛前高管共同創建,董事長鄧九強曾任蒙牛副董事長。而本次公開的股權關系顯示,除蒙牛目前持有約2.32%股權外,蒙牛董事會主席牛根生創立的老牛慈善基金會旗下投資公司也擁有5%股權,實際大股東則是美國私募基金KKR.這一即將成為乳業上游**上市企業的公司能否吸引資本的關注,逃離環球和雅士利的命運,目前尚不可得知。
??? 而近期不少已上市二線乳企情況也不大妙。三元股份三季報顯示,1-9月累計虧損近7621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27.77%,本季度更凈虧損2069萬元,同比下降405.29%.為避免戴上ST的帽子,三元意圖以不低于3.5億的底價轉讓全資子公司北京華冠來變賣資產以求過關。
??? 而曾以水牛奶高利潤率一度受關注的皇氏乳業,其三季報顯示,1.06億的營收增長42.14%,1086萬的純利增長8.4%,出現了明顯的凈利潤增速單季下滑。皇氏方面稱銷售成本和銷售費用分別增長了56.1%和47.7%,二線乳企割據地方的日子也不再風調雨順。
??? 專家觀點
??? 資本時代乳企 謹防單純求“大”
??? 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乳業已進入資本擴張時期,“能控資本量增加,通常就會在市場上有更多的話語權。”王丁棉同時強調,上市并非是二線乳企**的融資道路,且風險都很大。企業的規模大小應由市場需求決定,并非一味地追求做大。二線乳企要擴大產能和規模,目標市場不能僅僅局限在家門口,而是要開拓新市場。目前中國乳業市場尚不完全成熟,有些一線乳企過多依賴非市場化手段來做強自己并非長久之計。
??? 采寫:南都記者 呂靜蓮 實習生 張映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