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在政策因素的持續拉動以及市場需求回暖的背景下,今年四季度乳制品生產經營狀況有望回升向好。
雖然國內乳品產銷明顯升溫,但原奶供給增長仍然相對緩慢。截至6月份,國內
國泰君安證券發布的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報告認為,2010年乳品企業成本壓力較大。玉米在奶牛飼料中占比較高,玉米價格上漲推高了奶牛養殖企業的成本,不利于激勵農戶擴大養殖。
興業證券認為,雖然全年原奶價格將繼續維持高位,乳品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受到影響。但行業龍頭企業的盈利狀況已然表現較好。其中,伊利實現凈利潤3.45億元;光明盈利6542萬元,同比增速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具體分析來看,伊利的盈利主要得益于奶粉,而光明的利潤則主要來自酸奶。此外,一些企業的高端奶、差異化產品也是實現盈利的重要抓手。
重建商業信心并非一日之功
盡管國家不斷加大對乳制品行業的整頓和規范力度,但*個別問題乳粉案例給國產乳粉的信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以來,國家已經先后制定并出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繼6月乳業新國標后,9月下旬又出臺了《關于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通知》,新規加大對中小乳業的檢查力度并提高了準入門檻,強調對三聚氰胺銷售實行實名制。
信達證券公司研發中心食品農業分析師康敬東認為,這些措施有利于乳業形象的扭轉和行業秩序的重塑。但不可否認奶源基地建設和保護奶農利益仍然任重道遠,當前產品的檢測標準與手段的滯后越發棘手,乳業危機近年來此起彼伏,行業聲譽與消費者信心已經到了崩潰邊緣,企業間惡意競爭又火上澆油。
蒙牛伊利之間的公關事件,瓦解了消費者的信任,打破了基本的商業道德底線。業內人士指出:“商業倫理重建是很難的。不過,在商業倫理缺位之時,法治不能缺位。我們希望看到事件能夠在法治的框架下發展,而不是靠‘公關’。”
但擺在所有乳品企業面前的問題是,如果其商業倫理一再自我損毀,那么公眾還會再給它們機會嗎?
與國內乳業問題此起彼伏,虧損眾多相反,今年上半年各大洋品牌均處于盈利狀態。乳業一輪又一輪的信任危機為進口奶粉大舉進入鋪平了道路,輕松地鞏固了其在中國市場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