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國家儲備越拋越漲,
??? ■新快報記者 張藝 實習生 吳澤玲
??? 白糖也趕上了近期
??? 白糖這一波漲價已持續半年有余,而且儼然未有漲勢放緩的跡象。昨日,反映遠期價格的白糖期貨各合約全線沖上漲停板,刷新新高。分析人士認為,盡管隨著國家的調控和新榨季的來臨,后市食糖供應緊張局面或有所緩解,但短期看來,白糖炒作理由仍存,后市仍有走高空間。
??? 白糖零售一店一個價
??? “經常買糖做糖水喝,但因為用的量少,也從來沒注意到白糖價格的變化,但這次漲幅太明顯了。”劉小姐表示。因價格上漲過快,昨日市場上白糖零售價一店一個價,且價差巨大,每斤的零售價在3.5元-7.3元不等。
??? 向來表現相對穩定的白糖價格近半年來也悄然上漲,近期漲勢驚人。越秀區曉春雜貨店里454克的純正砂糖賣4.5元,該店的店主對記者稱,“前幾天才賣4元一袋,現在拿貨價貴了,我們也只能再漲5毛。”該店主還稱,幾年前*便宜的時候2.8元都賣過。
??? 某肉菜市場一家檔口每斤售價3.5元,該店主稱,是快一個月前拿的貨,還不知道*近這次價格上漲的事。海珠肉菜市場白糖零售價每斤4元,較節前每斤3元上漲了三分之一。
??? 記者在一家超市看到散裝的白糖甚至賣上了每斤7.3元。記者詢問工作人員漲價一事,一工作人員自己一看價格都嚇一跳,說:“一個月前還是5塊多的。”
??? 批發市場上,廣東省湛江農墾集團糖業銷售有限公司一級綿白糖的批發價也由6月份的5250元/50千克,連月攀升至上周的6300元/50千克,漲幅20%.
??? 全國范圍內的糖價漲聲一片。據商務部監測,10月11日-17日,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小包裝食糖零售價格平均為7.68元/公斤,較9月底上漲1.3%.
??? 儲備邊投放邊創新高
??? 伴隨著白糖價格的上漲,10月以前,國家在上一榨季已連續投放了8批儲備糖,然而糖價仍然越走越高。
??? 本榨季伊始,為穩定糖價,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財政部決定分批安排投放國家儲備糖。10月22日安排本榨季**批21萬噸投放市場,競賣底價為4000元/噸。
??? 10月中旬,國家商務部還表示,目前各地流通企業庫存、政府儲備數量充足,并將進一步加大食糖市場調控力度。下一步,商務部門將繼續指導流通企業積*組織貨源,豐富商品品種,保障市場供應。
??? 然而,昨日在國內現貨白糖拋儲競價不斷上漲的支撐下,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貨周一早盤高開,振蕩上揚后強勢封上漲停板,并再度刷新期糖價格新高。鄭州白糖期貨主力合約1105收于6759元/噸,較上一交易日結算價上漲260元/噸,持倉72.32萬手。
??? 現貨市場上,10月22日主產區報價大幅上漲。南寧報價為6680元/噸,漲180元,柳州報價6650元/噸,漲150元。
??? 游資借供應缺口炒作
??? 有業內人士認為,本輪白糖的上漲,與通脹預期加劇,游資進入推高有關。近期國內投機資金出逃樓市,向農產品進軍;另一方面,在人民幣升值及加息等因素的影響下,國際游資也涌入國內市場。在減產的“借口”下,游資炒作加速了各農產品價格的拉升。大蒜、辣椒、生姜、棉花、白糖各種農產品飆升現象此起彼伏。
??? 目前國內白糖具備資金炒作的條件。上述分析人士稱,從今年產量來看,預計增產150萬噸左右,國內供應也就是1200萬噸左右。需求方面由于軟飲料等含糖食品產量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白糖需求量也隨之放大至超過1500萬噸。顯然我國會存在超過300萬噸以上的需求缺口,供求缺口為行情上漲提供了條件。
??? 魯證期貨楊洋表示,國際糖價在貨幣政策影響下繼續刷新高點,上行趨勢暫時沒有改變。國內方面,楊洋表示,北方甜菜糖已經開榨,南方甘蔗也將步入壓榨階段。2010年/2011年榨季廣西**家糖廠開榨時間計劃定于11月4日。后期食糖供給將集中進入供應期,或能緩解短缺局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