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短短一年半時間,曾經一度“波瀾不驚”的
???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作為全球食糖產銷大國,中國的食糖價格在短短2年時間里再創新高,未來糖價將可能在6500元~7500元/噸的區間運行。價格上揚的背后釋放出食糖產業的三大信號,我國亟待建立完善的市場調節機制。
??? 信號一:價格上揚迅速向終端環節延伸
??? 2008年下半年,我國白糖中遠期現貨交易市場價格一度在2700元/噸的“賠本價”徘徊,隨后,價格迅速飆升,幾乎以每季度500元/噸的高速飆升,到2009年初突破5000元/噸,2010年國慶黃金周結束后,價格甚至飆升到5950元/噸。
??? 與此同時,終端零售的行情也在不斷上漲。目前我國各地白糖的零售商店和超市中,白糖價格已經上揚到8元~9元/公斤,一些超市甚至提高到11元/公斤,比2008年下半年平均為4元~5元/公斤的價格,飆升了1倍。
??? 接受記者采訪的諸多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輪價格上漲的*大特點是傳導性很強,期貨、中遠期現貨交易和批發價格的飆升,迅速傳遞到零售終端市場。這意味著原來意義上僅停留在期貨、中遠期現貨和批發市領域的價格波動,已經迅速延伸到零售領域。
??? 信號二:多重因素助推糖價,價格攀升已成定局
??? 廣西糖業協會秘書長張魯賓分析認為,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食糖缺口,致使食糖價格具有一定程度上漲空間。2009年~2010年我國共生產食糖1073萬噸,比上一榨季少產糖近170萬噸;與此同時,全球白糖今年將出現780萬噸的供需缺口。“國內外雙重因素作用,決定了今明兩年國內糖價還將進一步提升。”
??? 信號三:“金融食糖”滲入產業鏈
??? 記者采訪的食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僅靠食糖產業自身的資金實力,不會導致價格成倍飆升,大量場外資金的涌入才是造成食糖價格節節攀升的根源。
??? 作為珠三角一帶主要食糖采購商之一的冷云斐認為:“按照期貨和中遠期現貨交易市場中資金的‘杠桿作用',只需要十分之一的資金,在貨物交割前就能迅速抬升糖價。從2009年初開始,就不斷有大量資金進入食糖市場,近期樓市調控,有更多的資金快速涌入。”
??? 眾多專家呼吁,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建立完善的安全儲備糖機制,將儲備糖與進口糖相銜接,引導食糖價格維持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則要盡快提升對游資進場的監管力度,避免因為游資的炒作導致價格的不斷上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