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被鎘污染的扁豆。 南都記者 方謙華 攝
??? 天津南排污河常年漆黑。 南都記者 左志英 攝
??? 坐到餐臺前,面對滿桌飯菜,**關心的不是它們的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而是憂心其中鉛、汞、
??? 它們從人類制造的污水中流進土壤,進入農作物,*后潛伏于人體內,醞釀著
??? “污染一次,遺害萬年”
??? 天津市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的一個小組正致力于污灌土壤蔬菜中鎘的減量技術研究。簡單而言,就是選擇鎘吸收能力相對較弱的葉類蔬菜,并結合生產中的土壤修復技術,*大限度地降低蔬菜的鎘吸收量。
??? 之所以選擇葉類蔬菜,是因學界公認,在所有農作物中,其*易受重金屬污染,而鎘,是導致天津土壤污染中*為重要的重金屬之一。
??? 蔬菜中的重金屬,20多年來的監測,顯示出一條令人憂心的軌跡。
???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天津資環所現任副所長王正祥就曾參與過天津市園田土壤和蔬菜中8種重金屬,即汞、銅、鋅、鉛、鉻、鎳、砷、錫的含量狀況調研。調查結果表明,施用城市垃圾肥的土壤,有5種重金屬含量高于背景值,其中汞達到背景值的30多倍;而污灌區土壤,8種重金屬含量全部高于背景值,其中鎘超出10倍,汞超出125倍。
??? 土壤中本來含有一定的重金屬,未受外界污染的土壤的重金屬含量稱為土壤背景值。
??? 王正祥等人的調查還顯示,蔬菜中重金屬方面,污灌區蔬菜中5種重金屬含量高于遠離城市污染源土壤,其中鎘和汞超標2倍多。整體上看,蔬菜中重金屬含量尚未超過食品衛生標準,但這種積累的趨勢值得警惕。
???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天津市農業環境保護管理監測站的研究人員再次鎖定污灌區蔬菜。他們從天津的東麗區、西青區和武清縣這三個重金屬污染相對嚴重的污灌片區采集大白菜、韭菜、芹菜、黃瓜樣品進行重金屬檢測。結果發現大白菜中,43%的汞超標,23%的鎘超標。而部分樣品的鉛屬于輕度污染。說明污灌區蔬菜中重金屬開始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 天津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王祖偉,近年持續關注土壤和農作物重金屬污染。2006年,他指導研究生李宗梅,從東麗、西青等7個區縣的污灌片區采集土壤和
??? 這些數據,并不會隨著時光流轉快速過期。因為重金屬隨污水進入土壤---主要是40厘米以上土層后,不易轉移,也不易被微生物分解,就如墨汁滴入清水中,渾然一體,難以剔除。現有的治理方法,如利用超富集植物吸收并將重金屬轉移出土壤,或利用土壤修復劑穩定重金屬,或利用表面活性劑清洗土壤等技術手段,大多處于試驗階段,加之治理費用昂貴等因素,真正用于工程的成熟方法很少。
??? 因而重金屬對土壤,可謂“污染一次,遺害萬年”.
??? 污灌區高歌猛進
??? 污灌導致的土壤污染問題,是天津農業的一大頑疾。2003年的數據顯示,天津污灌面積為9萬公頃,占全市灌溉面積的22%.
??? 天津的污灌區主要有三個,南排污河灌區、北排污河灌區和北京排污河灌區,南排污河從城西流到城南,以生活污水為主,兼有工業污水。北排污河從城東城北流過,主要接納冶煉、化工等工業污水。而北京排污河主要接納的是北京的工業污水,途經天津北部的武清縣、寶坻縣、北辰區等。三大排污河的終點是同一個,渤海灣。
??? 大量使用污水灌溉,天津乃情勢所迫。
???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河流縱橫,但嚴重缺水,每畝水資源擁有量僅為260立方米,只有全國畝均擁水量的15%.天津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王祖偉說,這主要是因為海河上游水庫眾多,水到天津段,所剩無幾。
??? 公開資料顯示,天津農業年均耗水約12億立方米,占全市可供水資源量的半數,因為灌溉方式粗放,水利用效率不高,農業用水實際需要24億-28億立方米,而每年能夠提供給農業的水量僅為15億立方米。
??? 與農業的水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城市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與日俱增。
??? 天津是老工業城市,從洋務運動的軍用工業起步,如武器與船舶制造,冶煉、化工、鐵路、電信等,后逐步向民用工業傾斜,如棉紡、染織、面粉、制油、造胰、煙草、造紙等,催生了一串中國**:**臺電視機、**輛自行車、**輛汽車等。改革開放后,特別是濱海新區開足馬力后,天津工業迎來又一個春天。作為伴生品,工業廢水不斷增加,2003年的排放量是2億多噸,成為企業與社會的沉重負擔。
??? 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富含氮、磷等營養物,且一定含量的重金屬有利于農作物生長,自然成為補給農業用水的不二選擇。
??? 天津的困局是全國特別是華北地區的縮影。中央從1956年便倡導污水灌溉,1957年將其列入國家科研計劃,1959年確立“變有害為無害、充分利用”的原則。之后,全國陸續形成五大污灌區:天津污灌區、北京污灌區、遼寧沈撫污灌區、山西污灌區、新疆石河子污灌區。
??? 有現實需求和政策鼓勵,全國污灌面積節節攀升:1964年4.2萬公頃,1976年18萬公頃,1980年133萬公頃,1991年306萬公頃,1998年362萬公頃,占全國灌溉總面積的7.3%,其中85%在缺水的北方,集中于大中城市和工礦區附近。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萬洪富說,這兩類地方的農作物重金屬污染問題都比較嚴重。
??? 從“補品”到“毒品”
??? 天津南排污河旁于臺村58歲菜農馮玉江記得,他還是孩子時,全村人就用南排污河的水澆地,有人還會從河里挖污泥鋪到田里當肥料用。那時河水大多來自廚房、廁所、洗衣盆,富含氮、磷等,且有鉻、銅等一些植物生長所需元素,是莊稼不錯的“補品”.
??? 大量文獻資料顯示,起初,污水所過之處,莊稼長勢喜人,污灌被視作一舉兩得的好辦法,既給工業和生活污水找到出路,又使農業增收,它對生態環境的殺傷力則被忽視。遼寧沈撫灌區曾作為污灌典型向全國推廣,沈撫灌渠被當地人稱作“大米河”.
??? 大好形勢沒能一直延續。馮玉江記得,南排污河逐漸變得黝黑、惡臭,有時又像水墨畫,出現大片大片的紅、黃、藍等色,西紅柿、黃瓜等蔬菜有種難以言表的怪味。在他印象里,轉折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沿河陸續冒出很多工廠,當時于臺村即有十數家,有生產自行車的,有做電鍍的。而電鍍廠,恰恰是排放鎘等重金屬的大戶。于是,于臺村一帶隨之成為研究天津污灌區土壤和農作物重金屬污染的理想地點之一。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