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本報記者陳希 通訊員范農宣 攝影:記者黃士峰
??? “武漢白沙洲農產品大市場內,不少商戶趁著天黑,在好米中摻入次米,再潑上一種像油一樣的液體拋光,真是黑了良心!”前日,一位知情人士向本報報料。
??? 當晚,記者來到這個號稱“買全國、賣全國”的市場,采訪所見,令人心驚。
??? 暗訪
???
??? 前日下午6時許,記者來到武漢白沙洲農產品大市場大米區。只見一家商戶門前,有人正用鐵鍬翻動一堆大米,還不時倒入一種油狀液體,一臺大電扇“呼呼”往米堆鼓著風。不久,這些人開始稱重,將大米分裝入印有“優米”字樣的包裝袋,再用手動縫紉機縫合袋口,整個流程十分專業。
??? 天色完全黑下來后,盞盞大燈亮起,將市場大米區照得如同白晝,而給大米“美容”的場面更加熱火朝天。一些商戶打開倉庫,將一袋袋大米拆開包裝,倒在外面地上的油布上,邊翻動邊倒入液體,之后重新稱重、分裝。
??? 記者粗粗一數,干此行徑的共有8家商戶,經過“美容”的一袋袋“香米”、“橋米王”等紛紛出爐。
??? 查處
??? 約8噸“美容米”被扣
??? 目睹此狀,記者向白沙洲大市場工商所通報,工商執法人員隨即趕到。“這里面摻了什么?”在一個米堆前,工商人員問一名米販。“什么都沒摻,只是拿出來透透氣。”米販回答。
??? 記者抓起一把米,感覺滑膩膩的,聞起來有一股強烈的類似煤油的氣味。“明明加了東西,怎么說沒加?”面對追問,米販試圖用“法不責眾”當成“擋箭牌”:“很多米販都往米中摻油,我要不摻不好賣。”
??? 當晚,工商人員共查處6家商戶,并都取了樣,共查扣“美容”大米約8噸。另有2家商戶成了漏網之魚,迅速將“美容米”搬入店內,關門走人。
??? 米販們往大米中倒入的液體到底是什么?昨日上午,工商人員稱,調查仍在繼續,估計需要一周才會有結果。
??? 內幕
??? 利潤驅使“美容”之舉
??? “為什么要往米中摻油呢?”記者問一名米販。
??? 他形象地解釋道:就像女孩化妝一樣,想讓“看相”不好的次米好看一些,不然賣不出好價錢。
??? 那么摻入的液體是什么?是不是工業蠟?這名米販未予回答。
??? 知情人則說得更加詳細:米販每賣一斤米,往往只能賺幾分錢,好一點的可以賺1角錢。而將好米和次米摻在一起,再加以“美容”,其利潤就可大增。如以200斤好米摻雜50斤次米為例,米販可多賺50元左右,平均每斤米多賺0.2元-0.3元。
??? 正是在這樣的利益驅動下,不少米販才紛紛做出給米“美容”之舉。
??? 觀點
??? 米中摻油損害健康
??? 米販們往大米中摻入莫名液體,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趙思明說,米中摻油后,可使大米顯得更有“看相”,但會加快大米的酸敗和氧化過程,食用后會對人體造成損害。若米販們使用的是非食用油,則危害更大。去年國家有關部門明文規定,禁止在大米中加入油類物質拋光。《
??? 一看二摸三嗅選大米
??? 我國的大米分為秈米、粳米、糯米,等級分為特等、標準一等、標準二等、標準三等,“白度”和“光潔度”不能完全反映其食味和質量。
??? 辨色:正常大米色澤潔白晶瑩;陳米或劣質米顏色泛黃且有黑斑;油米顏色通常不均勻,仔細觀察呈淺黃色。捻摸:用水拋光的米摸起來感覺圓滑;陳米摸起來很糙;油米則又膩又油。嗅味:正常大米有清香味;劣質米往往有霉味;經過非正常拋光過的大米沒有香味,煮熟后黏性較差。
??? 此外,將少許大米倒入杯中,注入熱水,蓋上杯蓋5分鐘后,如見水面油膩,或有農藥味、礦物油味、霉味等,表明米已被嚴重污染,不可食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