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009年,東亞經貿新聞報報道了多篇有關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系著千萬百姓的切身利益,如何讓百姓吃得放心、安心,成為此次兩會代表和委員關注的焦點,很多代表和委員的建議、議案和提案中的內容也都與此相關。
代表委員建議
提高員工安全意識
長春市人大代表、吉林省阿滿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蘇立滿:這不是某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綜合的大問題。**,從意識上,讓市民意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需要政府的引導和宣傳;同時,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對非法食品加工點和產品的監管力度和懲罰舉措,讓“不安全”食品無處藏身;另外,企業也需要一種公共道德上的標準和要求,國外的一些先進國家,食品企業的普通員工都會有一種意識,不能讓有害的、質量不好的、不過關產品出廠,這種公民意識也需要我們的食品加工企業的員工學習;從社會大環境來說,食品安全的進步發展也與社會經濟相匹配,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需要全社會的經濟、覺悟等綜合因素長時間積累。
加大執法處罰力度
長春市人大代表、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校長李國榮:現在相關的食品藥品監督法對諸多問題已經有很詳細的規范,只是在執行上缺少一個統一協調部門,檢查、處罰等鏈條有些脫節,需要政府來協調,并加大執法力度。2000年,我到上海學習,正趕上那里的打假行動,力度就很大。如果說一般性的處罰是“以一罰十”的話,上海就是“以一罰萬”,重罰之下效果就很好。舉例來說,在那里買一條煙,人家都會把這條煙的編號寫到發票上,讓假貨無處藏身。我們應該學習這樣的成功經驗,解決好機制的協調后,加大執法處罰力度。
學校食堂要嚴把關
長春市政協委員、長春市回族小學校長韓濤:食品安全是關系到每個人的大事,尤其是中小學生,現在國家、省、市政府都很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拿學校來說,食堂**要嚴把食品入口關,所有食品都需要有安全認證。二要嚴把操作流程關,對餐具要進行嚴格消毒,保障孩子吃著放心。
市民心聲
建立舉報重獎機制
李先生:俗話說“病從口入”,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了事就一定是大事。從毒大米、紅心鴨蛋到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不合格食品層出不窮。我覺得政府還應該加大監管和檢查力度,尤其是一些黑加工點、小作坊、郊區的農貿市場,這些地方經常能查出無生產日期、無廠家的食品。另外,監督檢查部門應建立舉報重獎機制,對于舉報的市民能夠重金獎勵。
部門聲音
長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沙憲卿
開展“安全惠民”專項行動
3月1日前,長春市質監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安全惠民”專項行動。結合節日期間消費熱點,以乳制品、肉制品、飲料(含飲用純凈水、礦泉水)、葡萄酒、果(露)酒、醬油、冷凍飲品等7類高風險食品以及白酒、米、面、油為重點,進一步規范食品企業生產行為,嚴厲打擊使用非食用原料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取締無證生產行為,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此次行動一方面查生產企業。督促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全過程質量安全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監督檢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貨臺賬與銷售臺賬、生產加工質量安全關鍵點控制記錄等;另一方面查重點產品。要建立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落實風險防范措施。對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上述11類重點食品,重點監督檢查濫用添加劑和添加非食品物質等違法行為。建立和完善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風險項目風險監測制度、風險預警制度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在專項行動期間,長春市質監局將組織督察組,對各縣(市)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察,各縣(市)區局有重大情況隨時報告。
長春市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于海濱
產銷重點環節設快速檢測點
2010年,長春市將對蔬菜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所售綠色食品、無公害產品質量進行抽檢,確保全市蔬菜質量合格率穩定在93%以上。
明年,要在農產品生產的主要鄉(鎮)、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和主要商業網點設立快速檢測點,逐步形成覆蓋全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網絡。同時,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長春市種子管理站、市植物保護檢疫站和市土壤肥料工作站要加大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管,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另外,嚴格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對大型農產品市場實行全天候監測,不合格蔬菜不準進場銷售,農業部門還將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農貿市場進行蔬菜農藥殘留的監督抽查和例行檢測。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現代有效傳媒,開辦專題節目,加大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