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手握
?
成本壓力下不少奶企悄然提價 記者 王宇衡 攝
??? 2010年**天,本土
??? 此次價格上漲,本土奶企與“光明”等乳企幾乎同步,在西部乳液網上,光明宣布部分奶制品將于近期調價,調價產品涉及純牛奶、酸奶、常溫奶等多個品類,價格平均漲幅在1.8%~3%之間。而早在半個月之前,雀巢也表示從1日起正式調整產品價格,一時間漲價風波再起。
??? 采訪中,各品牌相關負責人都給出同樣一種解釋“成本壓力”.專家預測,2010年包括本土品牌在內的各大乳品企業都有可能調高銷售價格以保證利潤空間。
???
??? “成本提高是重要原因。”光明乳業公關部人士向記者介紹。國內各品牌均坦言近5個月來原料奶價格飆漲,一旦企業扛不住成本壓力,將會在近期宣布提價。盡管我省奶源市場競爭不如北方市場來得猛烈,但本土品牌也大呼“吃不消”,“除了原料奶價格上漲,就連煤炭、水電、物流等費用也在飛漲,目前生產液態奶幾乎等于虧本。”昆明前進乳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 “這個月原料奶每公斤收購價為2.6元,11月是2.4元,2008年這個時候質量*好的原料奶每公斤也不超過2元。隨著冬季的到來,產奶量自然降低,加之受去前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部分奶農養牛積*性受到重挫,奶牛存欄數特別產奶牛數量下降,飼料成本也有所上漲。同時隨著消費市場的漸漸恢復等因素,導致原料奶價格上漲。云南市場原料奶收購價格也有所提升。”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媒體負責人元旦前接受采訪說。昆明前進乳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去年7月原料奶收購價格開始回升以來,直至12月價格仍沒有回落跡象,反而越漲越高。
??? 云南奶業協會會長毛華明透露,目前中國奶業正處于快速復蘇中,企業對原奶的需求非常巨大。加上冬日消費旺季來臨,奶源緊缺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價格勢必會水漲船高。
??? 中國乳業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從前年12月開始,原料奶收購價從3元/公斤一路下跌至1.7元/公斤,去年6月開始反彈,目前已經達到3.2元/公斤。
??? 本土品牌緊跟漲風
??? 記者從雀巢公司大中華區了解到,1月1日起,部分雀巢奶品將進行價格小幅調整。其中,雀巢高鈣高鐵400克袋裝產品的零售價格從原來的30.60~35.50元增至33.70~39.10元;185克的雀巢鷹嘜煉奶每支調高0.3~0.5元,從7.35~8.80元增至7.70~9.30元,漲幅在5%~10%左右,但此次調價不包括嬰兒配方奶粉。
??? “我們會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做出應對策略。前提是保證消費者的利益,不會隨便跟風。”這是雪蘭媒體負責人在2009年12月31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的回應。可就在同**,雪蘭已悄無聲息的將旗下多款產品上調了零售價。“本土各品牌都不敢放聲提價,不過大家壓力都很大。我們也有可能在近期調價,只是目前幅度和時間未定。”前進負責人說。隨后記者又聯系了惠氏等幾家國際品牌負責人,“可以肯定的說,近期惠氏不會上調旗下產品價格。”
??? 生產成本壓力增大
??? “去年11月煤炭運進蝶泉公司每噸價格在500元左右,這個月就要700~800元。水電、物流自然也是水漲船高。”雪蘭媒體負責人表示。日前,光明的新聞發言人龔妍奇也對外稱,今年以來,包括原料奶、運輸、能耗等產業鏈上的多個環節成本都有大幅增長,僅物流一項就增長了10%.
???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今年以來包括汽油、水電、原奶、包材等整個產業鏈的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揚,上揚幅度超過10%.去年4、5月份,柴油價格還在5.3~5.4元間/升,現在高達6.8元/升,漲幅超20%,以每月企業用15萬升柴油來算,一個月光運輸成本就上漲了超過20萬元。另一筆賬是電力的成本。2009年11月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全國銷售電價每度平均提高2.8分錢,“電價上調,企業每月多付1萬多元電費,一年下來成本增加將近20萬元。”
??? 某位本土企業負責人表示,漲價是一種必然,只是現在大家對價格很小心謹慎,不敢輕易言漲。此負責人還表示,奶粉價也從5、6月的2萬多元/噸,上漲至目前的3.4萬元/噸。
??? 針對以上這些因素,毛華明表示:“本土企業其實已經到了盈虧平衡點,如果我省奶企也宣布提價也是理所應當。從原料奶來看,價格提高是有利于奶農生產積*性的,也不應該打壓其價格。如果成本難以負荷是該適時調整價格。”
??? ■ 反應
??? 原料奶缺口加大
??? 外地企業紛紛入滇“搶奶”
??? 上周,某大乳業品牌在重慶的一家下屬企業從昆明拉走一車原料奶,盡管數量不大但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據了解,該公司有意來云南收購原料奶,此次為實驗性采購。
??? 近期乳業市場迅速回暖,原料奶卻一直供不應求,這就讓一些大品牌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奶源。面對“強敵”虎視眈眈的覬覦,本土品牌均表示此種不做奶源基地建設只收購原料奶的做法會讓市場混亂。同時也表示由于我省絕大多數奶源都控制在各品牌手中,伊利等品牌就算提高收購價格也難有所斬獲。
??? 外地品牌高價“搶食”
??? 業內人士介紹,國產奶粉企業的利潤率大多在3%~13%之間。這相對于液態奶1%~2%的利潤率肯定要高出一些。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了保證市場上液態奶的供應,本土奶企紛紛壓縮奶粉生產量,“沒有充足的原料奶怎么生產奶粉呀。”昆明前進乳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無奈地說。而蝶泉也面臨類似的困境,2009年原本是恢復東南亞奶粉市場的關鍵年,受制于原料奶資源緊缺,使得恢復過程受制。
??? 三聚氰胺事件后經過整整一年的掙扎,陷入低谷的乳品行業在去年年中迎來復蘇的跡象。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奶粉市場基本****恢復,液態奶也恢復了近八成。但面臨元旦、春節的銷售旺季,原奶之爭成了乳業市場恢復的一大隱憂。
??? 本土奶企本就感到奶源緊缺,可近期伊利等奶企入滇收購原料奶也直接影響了本土企業的生產。原奶供應商有可能會轉向和伊利等外來企業合作嗎?對此,雪蘭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他企業給出更高的價錢,肯定會有農戶會將原料賣給他們。但由于云南本土品牌多年來都在努力建設奶源基地,對于奶源而言擁有**的控制權。外來品牌即使提高價格也難以短期改變這種格局,戰線拉長后,對方不一定能堅持下來。”
??? 原奶缺口達30%
??? 去年11月時,企業陸續公布了前三季度業績。數據顯示,不少乳品企業已經扭轉了虧損的業績情況,也終結了凈利潤下滑的態勢。伊利三季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伊利累計實現凈利潤5.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36.66%.光明乳業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1至9月,光明共實現營業收入60.8億元,同比去年的58.9億元,小幅增加3.12%;凈利潤1.08億元,同期為-1.3億元,出現大幅的回升。
??? 而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去年1~8月,乳制品產量1252萬噸,同比基本持平。其中8月份172萬噸,同比增長9.4%;乳粉產量66萬噸,同比增長9.5%.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秘書長王偉民更表示,隨著春節銷售旺季的來臨,到了明年奶粉價格肯定突破每噸3萬元。
??? 據業內人士透露,北方不少奶企由于奶源不足陷入停產局面,而產能巨大的伊利、蒙牛等企業為何布局西南也就不難解釋了。
??? 本土奶企底氣十足
??? 正如雪蘭品牌這位負責人所言,云南各個品牌在推廣其產品同時都在進行奶源建設。據了解,蝶泉在2009年就已經投資新建了近20個擠奶站。同時,對于除自己擁有的牧場外,與農戶合作時也提供設備和技術,讓農戶和企業變成利益共同體。
??? 采訪中,各企業表示想要徹底瓦解這種關系并非提高收購價格就能做到。此位負責人還透露,新希望在云南擁有的這兩個品牌已經占有我省70%的原料市場份額。也就表示目前能留給外來收購者的份額已經很少了。“云南市場和北方市場還有不同,相較于北方混亂的收購環境,云南還算一片凈土。”看得出來,本土品牌面對行業“巨無霸”還是底氣十足。
??? ■ 聲音
??? 省奶業協會會長毛華明
??? 不支持只搶奶不養牛
??? 據了解,就在伊利圈地成都的同時,光明、蒙牛也在成都建立工廠、生產線,業內人士分析,西南地區奶源爭奪還將進一步加劇。
??? 云南省奶業協會會長毛華明表示,“我們歡迎大企業來云南發展,可是要發展就要從建奶源開始。像這樣加幾毛錢就把原料拉走,必然會引起原料大戰。”他介紹,我省目前有存欄奶牛20萬頭,能夠產奶的母牛有15萬頭,就目前情況看能產母牛到20萬頭本土奶企也應該能夠消化。從長遠來看,發展100萬頭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除了本省市場外,東南亞市場的潛力也很大。100萬頭除了政府和本土奶企以外,很歡迎伊利等品牌進來共同發展。但從短期來看,只要原料不建基地的做法業內一定不支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