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內地豪客撐場
本報記者 邱婷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 羅冬凱、李芳 實習記者 張廣珍
港府取銷葡萄酒稅后,葡萄酒市場熱鬧起來,世界各地葡萄酒商涌進香港,葡萄酒行業中的銷售、拍賣、物流、倉儲等隨之迅速發展,對香港經濟起全面的帶動作用。有業內人士指,本港葡萄酒市場潛在經濟收入達100億港元,更有望替換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
貿易發展局公布,去年首9個月香港葡萄酒入口總值已達28億元,較08年急增40%。作為香港知名葡萄酒人士,香港蔚齡實業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邱則豻(見圖)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分析,香港取消葡萄酒稅,雖然使稅務損失近15億港元,卻促進葡萄酒業、酒店業、物流業、金融業、旅游業等行業的多方發展,帶來的經濟收入將達100億港元。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更預計,今年本港有望超越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拍賣中心,僅次于紐約。
香港的“零酒稅”政策令不少盛產紅酒的國家即時受惠。法國食品協會總經理馬余璇表示,去年首10個月香港入口法國紅白酒總值可能高達15億港元,較2008年增長26.4%,預計去年全年升30%;以金額計算,法國紅白酒占香港市場53.3%。她預期,今年法國紅酒入口值與量均可升25%。不少外國酒商更是看中香港毗鄰內地龐大市場的地理位置,已積*部署到港拓點。另一方面,香港出口至內地的葡萄酒明年初可享兩項清關便利,時間可縮短到3至7日,將吸引內地進口商來港入貨。乘?此勢,未來本港有望進一步發展成為“亞洲葡萄酒中心”。
業界鑒賞能力居亞洲之首
不過,香港要籌建“亞洲葡萄酒中心”,問題在于市場狹小,競爭激烈。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認為,香港酒界的葡萄酒知識、鑒賞能力居亞洲地區之首,是“核心競爭力”,并須以內地市場為后盾,方可獲得更多與外國酒商談判的籌碼。同時,內地酒商通過與港貿易,能迅速提升整體葡萄酒文化水平,更能便捷地取得酒廠**手信息,保障利潤*大化。
內地市場潛質成重要推手
有酒類行業人士分析,香港有葡萄酒貨源,內地有葡萄酒的消費市場,雙方優勢互補明顯。事實上,內地進口的葡萄酒中,經香港轉口的約占40%。西岸特級酒業公司市場總監李慶樂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該公司80%的葡萄酒都銷往內地,市場主要是在珠三角地區。邱則豻表示,預測整個香港半數以上的葡萄酒生意都來自內地客。據了解,香港名酒拍賣會中,近8成的名酒都被內地人買走收藏,足見內地葡萄酒市場潛質依舊巨大,是香港邁向“亞洲紅酒中心”的重要推手。
香港具備成為亞洲葡萄酒中心的基本條件,不過,亦有其自身的掣肘。香港紅酒協會會長張耀成指,香港要打造“亞洲紅酒中心”,當前較欠缺的是專業人才。
專家吁政府協助培訓人才
張耀成建議,一方面,政府可撥資源培訓葡萄酒從業人員及舉辦美酒節等活動,制造相關就業機會,將葡萄酒行業專業化。另一方面,酒業應多與餐飲業合作,由此向民眾推廣葡萄酒知識,做到“飲”、“食”不分家之余,亦讓葡萄酒文化具有群眾基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