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幾乎囊括了國內相關領域所有**專家的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日前召開全體成員工作會議。委員會顧問、
同為委員會顧問的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杜壽玢和中國農科院原科技文獻中心主任梅方權也都關注到飲食習慣的重要性。杜壽玢強調,防止飲食不當,要從培養好的飲食習慣開始,要注意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養成科學、營養的“食欲”習慣。“食欲”問題有必要列入國家議事日程,她以具有世界公認科學膳食模式的日本為例說,日本把重點放在“代謝綜合征”上,建立起一支健全的專業營養師隊伍,對于引導營養健康起了很大作用。
梅方權則注意到我國城市居民脂肪攝入量普遍超標一倍的問題,并由此分析,10年間大豆進口量從每年1500萬噸猛增到4000萬噸,“幾乎都用來榨油”,這會引發三方面危險——跨國公司壟斷下大豆市場價格的風險,民族制油工業過度依賴進口原料的危險,以及超標攝入油脂危害健康的風險。
委員會顧問、中國農學會副會長舒惠國指出,傳統飲食文化中精華和糟粕并存,要甄別對待。他舉例說,中國人講究吃野生的,但*近去江蘇連云港發現,出口韓、日的甲魚、泥鰍都要求是人工飼養的,因為這樣才能對營養、污染等所有環節實現嚴格的指標控制。
委員會專家認為,食物、營養問題關系民族素質和國家振興,是*大的民生;在由基本小康社會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過程中,我國仍面臨食物生產、消費、營養不協調,食物結構不合理,食品工業關鍵技術與裝備水平不高,食物衛生安全隱患難以根除,消費習慣不科學等諸多與食物及營養相關的問題,需要及時分析研判,超前謀劃,科學引導;在《九十年代中國食物結構改革與發展綱要》《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的基礎上,編制《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1—2020年》意義重大,應將其要點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統籌考慮。
委員會主任、農業部原副部長萬寶瑞介紹,《綱要(2011—2020年)》編制現已全面啟動,委員會組成了4個專題調研小組,分別對廣東、山東、江蘇、四川、吉林、河南、甘肅、浙江8省進行調研,委托開展“東中西不同地區、不同人群膳食結構指南”等6個專題研究;農業部已將該《綱要》納入2010年規劃編制計劃,并擬列入國務院2010年專項規劃審批計劃,上報國家發改委。(瞿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