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醞釀已久的杭州市
昨天,杭州市不僅發布了食品質量安全指數,在位于星光大賣場的發布會現場,還邀請了各個領域的專家,暢談關于食品質量安全指數的方方面面。
杭州市委副書記、杭州市城市品牌工作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葉明親臨現場,親自抽取了第二期60名市民義務質量調查員,杭州市在讓全社會參與、關注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杭州市質監局表示,首期指數發布后,他們還將繼續聽取市民、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食品質量安全指數評價體系。
蔬菜制品不安全
98.03,這是昨天杭州市發布的2009年食品質量安全總體指數。這個指數標明,杭州食品質量總體狀況非常好,杭州人的餐桌是安全的。
別看這指數只是由很簡單的幾個阿拉伯數字組成,它的誕生經過漫長的過程和復雜的程序。簡單地說,在指數創建過程中,杭州市質監局共檢測了2200余家企業的近3000批次產品,以及兩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的8萬余批次蔬菜,分析問卷調查數據65萬余個。
杭州市食品質量安全指數是由24類食品的指數綜合計算而成,昨天在發布的首期總體指數同時,也公布了24類食品的指數。
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副院長朱順達公布了24類食品質量安全指數,這些食品包括日常生活中每天接觸的糧食、食用油、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等食品,指數都在95以上,但其中以
在1-3季度杭州市質監局共抽查了164個批次蔬菜制品,其中合格132批次,批次合格率80.5%。而根據合格率、各類蔬菜制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市民的關注度計算出來的蔬菜制品指數為88.65。
“檢查中發現,過量使用添加劑,還有些食品外包裝的標簽上未標明添加劑名稱和含量,雖然食品本身的添加劑是符合標準的?!辈贿^,朱順達說,大部分不合格產品的生產企業規模較小,且產品在市場上也不多見。
杭州市質監局質量處介紹,出現蔬菜制品不合格情況的主要是本地小企業,今后將重點對家庭作坊進行重組兼并,進行整治,加強監管。像景陽觀、錢江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品牌和企業的產品都是沒有問題的,市民可以放心購買食用。
明年1月開始,杭州市食品質量安全指數將每月公布,不同的是,“每個月發布3-4類食品指數,半年剛好把24大類食品全覆蓋一次。到6月份,我們公布一次半年度杭州市食品質量安全總體指數,到明年年底,再公布一次?!焙贾菔匈|監局副局長祝平介紹,今后還將通過新聞媒體等各種渠道聽取市民意見和建議,邀請市民作為義務質量調查員共同參與抽樣、送樣、檢測等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完成食品質量安全狀況評價工作?!笆称焚|量安全指數的發布,將為杭州廣大市民提供一份杭州市面上食品質量安全的‘氣象圖’?!?/p>
杭州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過硬
自2004年以來,杭州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產品質量一直呈上升趨勢。杭州市質監局副局長邵新華介紹,市質監局對一些小型企業進行了整合兼并,對一些不符合生產標準的企業進行了淘汰,嚴厲打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亂用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規范了市場經濟秩序。
此外,就市民*關心的飲用水、乳制品、肉制品等重點食品行業,市質監局還進行了重點監控。在去年全國性的“三鹿”奶粉事件中,杭州的奶制品生產企業沒有發生問題。五年來,全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穩步上升,2009年1-3季度抽檢合格率達92.6%,安全性指標合格率96.1%。
要在市民中推廣“食育”
昨天的發布會現場,主持人安峰與各個領域的專家對食品質量安全指數進行了研討。
指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顧龍芳是中國計量學院經濟與管理學員標準化與質量管理研究所所長,也是創建食品質量安全指數模式的專家,他說,食品質量安全指數是某一地區在某一時期合格食品銷售額占全部食品銷售額的比率,是綜合反映地區食品質量水平的指標,分為總指數、類別指數和品種指數三個層次(記者注:比如“某年度杭州市食品質量安全指數”是總指數,“糧食食品加工”是類指數,“小麥、面粉”等為品種指數),包含了宏觀和微觀指數,覆蓋了在杭州包括蔬菜在內的所有食品。
“生活品質的底線是食品安全。”杭州市品牌辦副主任、杭州市品牌促進會秘書長曹增節覺得,食品指數能夠進行市民參與的社會化管理很不錯,杭州市的“四界聯動”構建了食品安全監管的新模式。“四界聯動”是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專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新聞媒體及老百姓互相配合,共同為食品質量安全把關。杭城食品安全監控能夠調動四方的力量,顯示了城市*強的自我完善能力?!霸谡鲗У幕A上,發動全社會共同關注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全體市民把食品安全監督當作自己的事來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體現了社會利益共同體的特征?!?/p>
浙江工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孫培龍教授提出,還要提升消費群體的食品質量安全知識,推廣“食育”。
“食育”這個詞是日本的一位養生專家在1896年提出的,孫教授說,食育包括對公眾的營養教育和行為教育,要“食得安全”、“食得健康”、“食得科學”、“食得文明”,“如果這四方面做好了,食品質量安全指數的作用會更上一個臺階?!?/p>
食品企業的淘汰是必要的
“蒼南縣食品行業在實行QS前,生產雞翅膀、雞腿速食食品的有企業有107家,現在只剩下了38家。”浙江省肉制品協會會長劉學駿介紹,從2002年到現在,浙江省肉制品行業淘汰了60%的企業,“淘汰是必要的。生產企業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群眾也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再加上監管部門嚴格的監管,形成一條食品安全鏈,老百姓才能吃得安全、放心。”
杭州市科協副主席張貴書則提出了比食品質量安全更高的要求——低碳消費。“市民在選購食品時,可以盡量選擇生態農產品、本土農產品、碳排放量相對較低的農產品。這能夠推動整個低碳經濟。”他提出低碳消費應該成為杭州的時尚消費,飲食盡量向“節約、健康、低碳”的方向靠,改變原有鋪張浪費的消費理念。
60名新義務質量調查員產生
昨天的發布會上,杭州市委副書記、杭州市城市品牌工作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葉明,杭州市政協副主席俞國慶為楊國豐、劉琦慧、何桂琴、徐園姝和陳建萍5名市民義務質量調查員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他們也成為杭州市首期**義務質量調查員。隨后,發布會還從參加問卷調查的幾千名市民中隨機抽取產生了下一期60名義務質量調查員的手機號碼,他們將參與明年上半年的食品質量安全指數的制作過程。
食品質量安全指數
是怎么出來的?
通過食品抽樣檢測、銷售產值調查、食品關注度調查,運用一定的數學模型得出的不同種類食品合格率在權重比較厚的綜合平均水平。
其實,這個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部分是由專業部門對全市1700余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外地在杭的900余家企業生產的24類食品進行抽樣、檢測、計算,得到食品質量安全總指數。第二部分是由杭州市民經投票選出關心的食品后,經抽樣、檢測和計算,得到市民關注的食品指數。
市民義務質量調查員劉琦慧參與了過程的**部分。12月1日她與兩位調查員前往家樂福超市購買了兩袋大米、兩袋山核桃,并將抽樣樣品送到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其他7位市民也從其他超市購買不同品牌的大米、山核桃、食用油送到檢測院,并參觀了質檢人員檢測食品的過程。
杭州市質監局將市民購買的樣品登記造冊,并調查這些樣品的銷售額度,根據檢測的合格率、銷售額度以及市民的關注熱點,運用數學模型計算出各類產品的指數。
杭州市食品質量安全指數共有糧食加工、肉制品、水產品等24個類別,共涵蓋了小麥粉、食用植物油、醬油等64個品種作為指數代表品。
據每日商報 作者 張哲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