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記者從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論壇上了解到,
??? 在本屆論壇上,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局長楊益表示: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各類產業或從無到有、或從小到大、或從弱到強,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目前,中國擁有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工業,涵蓋了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的全部工業門類。同時產業大國地位基本確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產業技術水平和內在素質有很大提升,產業布局趨于合理。楊益局長稱,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資料,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的22個大類中,中國制造業規模占世界比重,15個大類名列前三,其中7個大類中名列**。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機、PC機、彩電、顯示器、程控交換機、數碼相機都在中國生產。以信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三位。
??? 據楊益介紹,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依據《外貿法》,啟動了產業國際競爭力調查與評價工程。針對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服務貿易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先后開展了汽車、磷肥、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發電設備等重點產業國際競爭力調查與評價。今年上半年,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委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和相關行業協會,對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輕工、裝備制造、紡織、船舶、電子信息、汽車、農業等十大重點產業競爭力狀況做了評估。該課題組構建了符合中國特色的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四個一級指標,即產業組織、產業環境、產業創新和產業國際市場份額等。16個二級指標,主要包括配套體系、國內需求、產業地位、政府行為、安全環保節能政策、產業規模、產業集中度、勞動生產率、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研發人員占員工的比重、自主品牌產量占總產量比重、主要內資企業專利獲授權數量、國際市場份額、海外生產能力比重、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貿易競爭力指數等。
??? 課題組結合各行業特點和數據的可獲得性,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得到如下初步結論:整體來看國內重點產業競爭力明顯提高。但在規模、盈利能力、技術積累、市場環境、人力資源、創新戰略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 據悉這份《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報告》將于今年年底正式發布。(記者:李丹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