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1987年,
??? 1990年7月28日由衛生部頒布的《新資源食品衛生管理辦法》,新資源食品,是指在我國新發現、新研制(含新工藝和新技術或新引進的無食用習慣或僅在個別地區有食用習慣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參考加拿大、歐盟定義中對“新品種”、“新工藝”的牢牢把握,《辦法》對定義進行補充,明確其內涵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種;從單一動物、植物、微生物中分離的食品或成分;因采用新工藝生產的導致原有成分或結構發生較大改變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其他符合新資源食品要求的食品或食品成分。
??? 1994年曾是新資源食品報批高潮,當時的審批分試生產和正式生產兩個階段。當時的立法思路是,既然是新資源食品,應先在小范圍人群中銷售、食用,如無問題再正式生產。但研究認為,作為食品,一旦上市必須保證安全。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因此沒有所謂的試生產。
??? 1996年做為分水嶺把新資源食品的申報劃分兩個階段。1996年的新資源食品具有低水平、重復性的特點,高科技產品微乎其微,其跟風現象嚴重,且都是以產品為對象的重復生產。1996年《保健食品管理辦法》出臺到2001年,衛生部沒再審批過新資源食品。自1996年至今,衛生部一共只批準了大約幾個十新資源食品。
??? 2007年衛生部頒布了第56號令《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新資源食品包括:在我國無食用習慣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從動物、植物、微生物中分離的在我國無食用習慣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種;因采用新工藝生產導致原有成分或者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原料。根據*新的新資源食品概念描述,可以進行以下解讀:**類,在我國無食用習慣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具體來說,是指以前我國居民沒有食用習慣,經過研究發現可以食用的對人體無毒無害的物質。動物是指禽畜類、水生動物類或昆蟲類,如蝎子等,植物是指豆類、谷類、瓜果菜類,如金花茶、仙人掌、蘆薈等,微生物是指菌類、藻類,如某些海藻。第二類,以前我國居民無食用習慣的從動物、植物、微生物中分離出來的食品原料,具體包括從動、植物中分離、提取出來的對人體有一定作用的成分,如植物甾醇、低聚糖、糖醇、氨基酸等。第三類,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種,例如加入到乳制品中的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第四類,因采用新工藝生產導致食物原有成分或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原料,例如轉基因食品等。規定涉及上述材料作為食品原料使用的,需作為新資源食品進行申請。
??? 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新頒布的《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后,1990年7月28日由衛生部頒布的《新資源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和2002年4月8日由衛生部頒布的《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 我國新資源食品的安全性評價和審批
??? 危險性評估,是指對人體攝入含有危害物質的食品所產生的健康不良作用可能性的科學評價,包括危害識別、危害特征的描述、暴露評估、危險性特征的描述四個步驟。
??? 衛生部新資源食品專家評估委員會(以下簡稱評估委員會負責新資源食品安全性評價工作。評估委員會由食品衛生、毒理、營養、微生物、工藝和化學等方面的專家組成。評估委員會根據以下資料和數據進行安全性評價:新資源食品來源、傳統食用歷史、生產工藝、質量標準、主要成分及含量、估計攝入量、用途和使用范圍、毒理學;微生物產品的菌株生物學特征、遺傳穩定性、致病性或者毒力等資料及其它科學數據。
??? 新資源食品審批的具體程序按照《衛生行政許可管理辦法》和《健康相關產品衛生行政許可程序》等有關規定進行。衛生部對批準的新資源食品以名單形式公告。根據不同新資源食品的特點,公告內容一般包括名稱(包括拉丁名、種屬、來源、生物學特征、采用工藝、主要成分、食用部位、使用量、使用范圍、食用人群、食用量和質量標準等內容;對微生物類,同時公告其菌株號。
??? 衛生部監督局*新擬批準新資源食品
??? 2009年9月23日衛生部監督局關于公開征求擬批準新資源食品意見的函,經新資源食品評審專家委員會審核,擬批準低聚異麥芽糖、地龍蛋白、發酵乳桿菌(菌株號GM090)、牛奶堿性蛋白、乳礦物質、鹽藻為新資源食品。
??? (作者:中國發酵工業協會低聚糖協作秘書處楊海軍)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