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北京市場“消失”了3年多的 福壽螺有望重回餐桌。當年,涼拌福壽螺肉曾經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在京暴發,市食品辦下達“禁售令”;而現在,考慮到疫情早已不蔓延,市食品辦明確表示正逐步解禁福壽螺。
福壽螺3年前遭全市禁售
3年前,因為北京蜀國演義酒樓的一道“涼拌螺肉”,北京首次發生群體廣州管圓線蟲病。截至2006年9月2日,全市臨床診斷報告廣州管圓線蟲病例達到131例。
事后查明,涼拌螺肉是該公司推出的一道創新菜,開始用角螺(一種海螺)來制作,后來將制作涼拌螺肉的原料改為福壽螺,因廚師加工不當,未徹底加熱,沒有殺滅螺肉中存在的廣州管圓線蟲,造成廣州管圓線蟲病暴發。
2006年8月22日,市政府食品安全辦發布市場控制指令:北京市農副產品市場、商場、超市、餐飲企業和場所等各類食品經營者一律暫停購進、銷售、加工福壽螺。
不過,市食品辦當時曾表示:“感染不蔓延后再考慮解禁。”
川餐館籌備近期恢復賣“螺”
福壽螺、辣子田螺曾經是本市川菜館頗受歡迎的一道流行菜品。2006年,即使在管圓線蟲病暴發之初,據“麻辣誘惑”統計,這道菜的點餐量雖然略有下降,但5家連鎖餐廳仍保持在每天1100份左右的銷量。
“這個季節正是福壽螺的銷售旺季,我們在其他城市包括廣州賣得都不錯,因此也希望能在北京市場恢復銷售”,靠賣田螺起家的陶然居董事長嚴琦告訴本報記者,餐館的原料螺都來自四川的綠色生態養殖基地,這里的生態水螺全部以青菜葉和青草飼喂,螺肉潔凈無污染。
市食品辦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福壽螺當年之所以出現問題,主要是在加工制作環節不規范,殺菌不徹底。近兩年北京未再暴發過管圓線蟲病,針對部分餐館的請求,市食品辦明確答復“福壽螺可以賣,但要加熱熟透,符合衛生條件和食品安全要求”。記者從包括陶然居在內的多家川菜館獲悉,正在準備重新賣螺菜。
本市嚴格控制水產品準入
記者從京深、立水橋等本市幾大海鮮市場了解到,目前均沒有福壽螺銷售。而市食品辦也沒有表明水產品市場對福壽螺的解禁,因此市民近期恐怕還難以在水產市場見到福壽螺。
據了解,除福壽螺外,其實很多淡水蝦、蟹,都可能藏匿有管圓線蟲等其他食源性寄生蟲的幼蟲。本市目前采取嚴格的水產品準入制度,水產品進入北京市場銷售,必須提供縣級以上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部門出具的檢驗合格證明和產地證明。“身份證明”不全或不符的水產品不得上市銷售。但市食品辦也表示,檢疫及抽檢,無法完全堵住匿蟲淡水產品進入北京市場,防病的關鍵,在于餐飲企業恪守法規保證安全,不再制售未加工熟透的淡水產品。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