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福建是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溝通協調,推動地方政府落實產品質量總責。福建局提出在福州、三明、寧德、南平、泉州等重點地區,以鰻魚、大黃魚、禽肉、茶葉、蘆柑等產品為重點,建設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建議,得到福建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葉雙瑜副省長對此作出重要批示,由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福建局制訂的示范區建設推進方案,示范區建設在5個地市同時鋪開。同時,主動與省海洋與漁業廳、省農業廳、省外經貿廳等地方職能部門協同構建聯合管理和服務體系,包括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安全問題應急應對機制、聯合監管機制。
二是以農業合作為載體,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針對農業化學品污染主要產生于養殖種植環節,從規范農戶用藥入手,著力推動農業養殖種植戶成立農業合作組織,以農業合作組織為載體,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現對出口食品農產品用藥安全的有效控制。在開展農業合作的基礎上,引入國際先進管理工具——良好藥品供應管理規范(GSP),實行藥品集中采購供應,實現藥品采購配送的規范化管理。規范了藥品采購供應,再引入良好農業規范(GAP),對養殖過程實施規范化管理,保障藥品科學、合理使用,就能夠有效避免藥殘超標。具體做法如下:一是以加工企業或行業協會為龍頭,成立農業合作組織;二是建立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體系;三是推行標準化種植、養殖管理體系;四是建立產品批次標識與質量追溯體系,如在三明探索建立了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互聯網)身份追溯系統。
三是引入“先期介入”理念,落實檢驗檢疫監管責任。**,有效預防。在養殖種植環節,檢驗檢疫部門通過基地備案準入、導入GSP和GAP體系、藥物殘留監控檢測等措施,防止有害生物為害和禁限用藥物的誤用、濫用;在成品生產加工環節,檢驗檢疫部門通過對企業的指導培訓,幫助企業建立運行HACCP體系,防止發生微生物污染和其他安全衛生問題;在口岸通關環節,針對逃漏檢等違法出口食品農產品的突出問題,檢驗檢疫部門通過建立口岸核查新機制,防止未經檢驗檢疫的產品出口。其次,準確監控。采用監督、檢測、信息反饋等手段,對預防措施進行驗證,及時發現產品可能存在的問題。再次,快速反應。無論是在監控中發現的或是輸入國通報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都及時啟動應急反應機制,開展溯源調查,幫助企業查明原因,落實整改,針對重要風險下發風險預警。實施出口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和“紅、黑名單”制度,對不同信用等級企業實施不同的監管、檢驗和通關待遇。
二、主要成效
一是地方政府的質量總責意識提高。示范區采用由地方政府牽頭,部門協作配合的方式推進,這一方式促進了地方政府食品質量安全總責意識的提高,部門間的協作配合也更加密切。二是企業質量主體得到有效落實。通過農業合作組織的統一管理,散戶盲目用藥、違規用藥現象大大減少,據統計,鰻魚養殖場使用量下降50%,鰻魚產品中呋喃唑酮、孔雀石綠等以往大量使用的禁用藥檢出率已降至0.09%。三是出口產品質量明顯提高。2008年,福建局經報檢出口食品被國外通報不合格批數和被通報率同比分別大幅下降71.6%和69.7%。四是企業獲得較大實惠。在全球暴發金融危機的不利形勢下,福建局轄區2008年出口食品貨值增長2.34%,2009年上半年出口食品貨值同比增長17%。寧德出口大黃魚的單價由原來的不足4000美元/噸,提高到5000-5500美元/噸。五是管理體系得到國外官方和采購商認可。示范區企業先后通過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南非等國家和地區以及日本貿易促進會、日本生活協會等進口商的考察,特別是農業合作組織管理模式得到他們的較高評價,提高了出口食品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質量聲譽。
三、工作體會
一是地方政府的支持是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的基礎。出口食品農產品安全涉及藥物、飼料、環境等多方面,涉及檢驗檢疫、農業、漁業、質監、工商、環保等多個部門。只有地方政府牽頭,相關監管部門各負其責,既分工又協作,才能為出口食品農產品安全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是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的關鍵。三是農業合作組織是現代化農業發展方向。農業合作組織模式不失為解決當前我國散戶養殖模式管理水平低下的有效措施,特別是在用藥的管控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四是先期介入是預防食品農產品安全風險發生的有效手段。檢驗檢疫部門只有將工作重點從產品檢驗轉移至生產過程的監控,在風險發生前及早發現安全隱患,并采取措施及早消除隱患,將有限的人力、物力放在重點風險的監控與防范上,才能有效防范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問題的發生。(福建檢驗檢疫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