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近日,記者從湖北省統計局了解到,2008年,該省食品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00億元,同比增長33%,成為繼汽車、石化、鋼鐵之后第4個跨入千億元的產業,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 2005年到2009年的5年,是湖北食品產業大變樣的5年,也是湖北食品企業大發展的5年,更是湖北食品質量大提升的5年。
??? 5年前,湖北省共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25534家,10人以下的小作坊占98%,100人以上的大企業僅110家,總產值不過500億元。5年后,全省食品小作坊減少了4000多家,100人以上企業則由110家上升到1226家,增加10余倍,全行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產品占全省**產品總數的1/3;食品質量平均合格率由86.7%上升到92.2%。
??? 如此大的轉變,秘訣何在?
??? 如此大的發展,動力何在?
??? 食品產業,安全是根本。要確保食品質量,就必須全行業對規模小、水平低、條件差的食品生產小作坊進行全面整頓。早在2006年,湖北省質監局就成立了專門的行政審批中心,嚴格實行食品企業辦證受理、技術審查和行政審批“三分離”的制度,嚴把企業現場審查、資料審核和送報抽檢“三關”,通過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將一批不符合條件的小作坊擋在市場準入門檻之外。據統計,當年該省就有300多家食品企業因為邁不過市場準入門檻而被無情淘汰。
??? 從2008年起,湖北省質監局開始全面實施“千家食品小作坊升級改造計劃”,每年拿出100多萬元,幫助1000家小作坊進行技術改造。得益于這項計劃,湖北傳統名吃孝感麻糖和米酒獲得了新生,130多家相關小作坊通過升級改造整合成28家獲證企業,去年產值達到1680萬元,上繳利稅420萬元,是整改前的數十倍。湖北五峰縣“采花毛尖”通過技術改造不斷發展壯大,不僅兼并了該縣近百個小品牌,還整合了竹山、竹溪、夷陵、宣恩等12個縣市區的13家企業,打造出了鄂茶**品牌,2008年銷售收入過億元。截至目前,湖北已有1800家小作坊通過技術升級取得了食品生產許可證。據了解,湖北省質監局計劃用3~4年左右的時間,幫助5000多家具備生產條件的小作坊開展技術改造升級。
??? 即便企業合乎標準跨過準入門檻,并不代表就能“高枕無憂”。2007年,湖北省質監局出臺了我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證后監管辦法》,一改過去“5年審查一次”的老辦法,對包括食品生產企業在內的獲證企業開始實行年審制度。這項制度規定,所有獲證企業每年必須向質監部門提交《生產許可證企業年度自查報告》,由質監部門進行核準,同時按不低于10%的比例進行實地核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生產的企業,按照規定吊銷其食品生產許可證。2008年,湖北省質監部門在對6800余家取證食品企業進行年審的過程中,共吊銷、注銷了537家食品企業的生產許可證。
??? 發揮生產許可證結構調整作用、扶持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是湖北省質監局在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過程中創造的又一新方法。該局要求全省質監系統為食品產業集群和大企業提供打假扶優、窗口服務、限時辦結、直通直達、并聯審批等服務,促進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和優勢產業集約生產,從而改變了湖北食品產業“小、散、弱”的狀況。
??? 武漢東西湖區食品產業園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已匯聚250多家規模企業,蒙牛、華潤啤酒、百事可樂、統一、雙匯、飄飄食品等國內外品牌企業紛紛入園,成為我國華中地區*大的食品生產聚集區。據統計,到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共有武漢東西湖食品產業園、黃岡乳制品工業園、襄樊食品加工園和仙桃食品工業園等11個產業集群崛起,1200多家大企業問世,初步形成了現代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格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