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農資綜合補貼自2006年實施以來,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支農惠農政策。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今年中央1號文件均明確提出,要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經
??? 2008年農資綜合補貼總額達716億元,較2006年增長了5倍。這項政策使農民得到了很大實惠,對調動農民種糧積*性、穩定糧食生產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一些農資價格上漲較快,種糧成本有所上升,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套規范、穩定、科學的補貼長效機制,以確保農民種糧收益不因農資價格上漲而下降,保護農民種糧積*性。
??? 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就是要促進補貼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它的主要內容是:根據化肥、柴油等主要農資價格的上漲情況,在綜合考慮當年
??? 建立健全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意義重大。一是有利于穩定種糧農民的補貼預期,以更好地調動農民種糧積*性;二是有利于財政部門科學、合理安排補貼預算;三是有利于加強補貼資金的管理;四是有利于促進補貼政策更加公開、透明,便于社會監督。
??? 為確保農民種糧收益,實施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遵循"價補統籌、動態調整、只增不減"的基本原則。
??? 價補統籌,即統籌運用國家財政補貼與調控糧價兩方面措施彌補因農資漲價而引起的農民種糧增支。當農資價格上漲時,如果糧價漲幅不大,農資增支則以財政增加補貼為主,適當考慮糧價增收因素;如果糧價漲幅較大,農資增支原則上主要靠糧價增收消化,適當增加財政補貼。
??? 動態調整,即中央財政安排補貼增量資金與農資漲價引起的種糧增支聯動,補貼額度動態調整。如果當年農資價格水平上漲較大,導致農民種糧成本較高,中央財政相應多安排增量補貼資金;當年農資價格水平較基期沒有上漲或略漲,農民種糧成本變化不大,中央財政不安排或少安排增量補貼資金。
??? 只增不減,即中央財政上年已安排的補貼規模在當年不減少。上年補貼規模自動作為次年的存量補貼,由中央財政繼續安排。
??? 從具體操作上講,即以2008年畝均化肥、柴油支出水平為初始基期水平,綜合考慮當年農資價格和糧食價格變化以及國家財力情況,確定次年農資綜合補貼規模。當年化肥、柴油價格上漲較多時,則在上年補貼規模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農資綜合補貼;當年農資價格不漲或下降時,原則上保持基期補貼存量不變,如果連續3年糧食畝均化肥、柴油支出不高于基期水平,可以統籌當年財力情況適當增加農資綜合補貼。
??? 選擇化肥、柴油兩大類農資品種作為測算種糧農資增支、安排補貼規模的依據,主要有以下考慮:一是化肥、柴油增支占農資增支的大頭,一般占70%多,對種糧農民收支影響大,且全國種糧農民普遍使用,易監測、好算賬;二是農藥、農膜支出占種糧農資成本的比例小,對農民種糧影響不大,而且品種多、差價大,價格、用量等均難以監測核實;三是國家已安排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專項補貼,種子和農機不宜再重復補貼。
??? 實施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后,對農戶兌付補貼,堅持省長負責制,由各省(市、區制定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補貼方式。同時各省(市、區要進一步完善補貼方式,有條件的省份應積*探索按實際糧食播種面積補貼等方式,使補貼與糧食生產直接掛鉤。積*探索支持種糧大戶的補貼制度,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