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王晶是一個典型的上班族,每天要擠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到單位。提到解決 早餐問題,她滿腹苦水:“7點起床,7點半出門,我們的早上往往是在‘爭分奪秒’的狀態中渡過的,就這樣,還得為上哪兒吃早餐、吃什么而發愁?!?
2008年,新浪網曾在全國范圍內作過一次早餐調查,80%參加投票的網友表示很愿意吃早餐,但是有70%的人對目前自己的早餐并不滿意。
對此,中國烹飪協會快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和合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申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很多白領有工作壓力,不愛做飯。
學生消耗能量大,如果早餐吃不好,上午的學習會受到影響。從北京的現狀看,市民吃飯已經開始社會化,早餐問題更為突出。目前,早餐不能很好地為社會服務,不能很好地保證百姓吃好,主要沒有從百姓的需求出發。
“其實,大家對早餐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做到經濟實惠,衛生?!蓖蹙缡钦f,但別看就這幾條,能夠做到卻并不容易。
“野攤兒”盛行
9月11日早晨8點左右,記者來到北京市石景山區遠洋山水小區大門外的公交車站旁邊,這里擺著一個早餐攤點,主營雞蛋灌餅和豆漿。攤點很簡單,一個爐灶,一個案板,還有一把大太陽傘,攤主趙青麗正在簡單的案板上麻利地搟面餅,身旁用來裝錢的盒子里零散地扔著一些5元、1元、5角的鈔票。
今年30多歲的趙青麗是安徽人,半年前來京做起了早餐生意?!熬褪琴崅€辛苦錢,”她期盼地注視著過往的路人說,雞蛋灌餅2元一個,加火腿腸3元。豆漿是在附近市場批發的,進價是7角,賣價是1元。
“老一套,帶走。”周先生是該小區的居民,聽他跟老板打招呼的口氣,就知道是??汀V芟壬硎荆F在基本不會選擇早起做早飯,“原因很簡單,快捷、方便,到了就買,拎著就走,邊走邊吃。”
當記者問到衛生問題時,周先生用一句“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回答了記者。而對家有上小學孩子的張華芬來說,這個問題就沒有那么簡單了,她告訴記者,雖然家門口賣早點的地方不少,但都是“野攤兒”,“什么包子肉不新鮮、豆漿碗里落了只蒼蠅、紫米粥有怪味,我都碰上過。”
而且,這些“野攤兒”基本都開在路邊人多和車多的地方,“單說那些汽車和公交車排放的尾氣,就讓人受夠了?!彼f。
早餐車遭遇發展瓶頸
據記者了解,早在2002年起,北京市政府部門推出了**輪“早餐工程”,在市民聚居的社區、街道設置早餐亭、早餐車,由指定餐飲企業統一配送早餐,用以解決北京人吃早餐難和不衛生的問題。當時馬蘭拉面快餐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千喜鶴餐飲連鎖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競標成功,但如今,馬蘭拉面等多家企業因虧損等退出了早餐市場,一度繁榮的早餐車正逐步消失。
9月12日,記者在京西一個大型公交車站看到,這里的公交線路有10多條,早高峰時等車的人站滿了10余米的便道,馬師傅的早餐車就夾在人流中,但上前購買的人卻并不多。
“現在這個季節是早餐車生意*冷淡的時期,”馬師傅稱,自己的早餐車位置屬于北京首鋼餐飲統一配送的范圍,每天凌晨5點,他就開始忙碌將上級公司統一配送的早餐和飲料打包裝箱,將早餐車徒步推到銷售點。
因為北京的秋冬季節氣溫較低,餐車無法給早餐加熱,這讓他的生意急劇下降,“尤其是到了冬天,誰早上起來不想吃口熱乎飯啊。”馬師傅說。
記者買了一杯豆漿,果然,充其量算是不涼,如此看來,這樣的早餐只能稱得上是差強人意。
記者還注意到,石景山區幾家掛著“北京早餐”標志的商亭,除了配送的早餐外,還有煙、酒、方便面、飲料,有的還經營公用電話業務。
一位“亭主”向記者透露,早餐只占其營業額很小的一部分,實際上算是兼營,她每天只能賣出去80多元的早餐類商品,提成是10%,一個月只能掙200多元,“如果不賣點別的商品,我們靠什么吃飯?”
北京金三元陽光餐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惠欣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初,北京市還規劃將早餐網點增加到1000個,但現在網點已不到700個。
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則認為,陽光早餐日漸衰退,主要歸因于以下幾個方面:成本高利潤薄,攤主沒有積*性;“野早餐亭”沖擊大,攤主的“自留地”衛生沒保障;配送早餐口味差,不符合北京市民愛吃現做早餐的習慣等等。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