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湖南安化
據了解,安化生產黑茶的歷史悠久,遠銷蒙古和俄羅斯也有600多年歷史,至今保存完好的安化茶馬古道曾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由于黑茶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等有益健康的功用,多年來作為“邊銷茶”受到我國大西北少數民族的歡迎。從幾十年一直悄無生息到今天的一炮而紅,標準化是頭號功臣。
據行家介紹,制作千兩茶的23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一般每年只有七、八、九3個月能生產,因此產量很少。千兩茶的制作技術含量高、工藝十分復雜,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都將嚴重影響茶葉品質。同時,用以制茶的安化黑毛茶也有等級之分,直接決定千兩茶品質的優劣。與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千兩茶、茯磚茶不僅是消費品,還是具有收藏價值的收藏品。無論哪一個市場,高品質是保證產品在市場旺銷的**“通行證”。由于黑茶生產一直沒有一套較為完整的標準體系,加上不少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依舊按照老模式進行生產加工,技術條件、生產工藝、產品包裝都難以控制,一些新的生產點抓住沒有準入門檻限制的空子,在技術、人員都欠缺的情況下匆忙開張生產,沒有規范的生產、檢驗、包裝、沒有產品說明,產品質量根本無法保證,導致市場上的黑茶品質良莠不齊,嚴重影響安化黑茶產品的整體形象。針對這一嚴峻形勢,湖南白沙溪茶廠廠長劉新安表示,安化黑茶要提升質量、做大做強必須要走標準化之路。
為進一步加強黑茶等農產品標準化示范項目工作,安化縣政府成立了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領導小組。湖南省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積*配合,大力支持,從去年起相繼出臺了《安化千兩茶》、《花磚》、《黑磚》、《茯磚》、《天尖》等一系列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對茶園進行標準化管理,茶農也在質監部門和農業部門的指導下開始標準化生產,企業也嚴格按照生產工藝和產品標準組織生產,嚴格產品出廠檢驗,確保黑茶產品整體質量。
為了更好地進行標準化生產,今年初,安化縣對3500公頃老茶園進行了改造,并新建了20公頃良種茶苗基地。安化縣質監局發布了《安化黑茶生產加工技術規范》,做到了由縣茶業協會統一供應良種苗,統一供應有機肥料,統一供應無公害高效低毒農藥,統一進行茶園的培管。并將有關政策法規、耕作技術、質量標準、市場營銷等編印統一教材,免費發放到廣大茶農手中。通過標準化生產、提高茶農對安全用藥、科學用肥技術的掌握,推行茶葉清潔生產,有效地規范了安化黑茶的生產加工,使茶葉品質得到了明顯改善和提高。據統計,2008年黑茶產量達1.2萬噸,比上一年的0.5萬噸翻了一番多,產值也達到1.45億元,比2007年增加了1.1億元。茶葉市場的蓬勃發展,企業和茶農的積*性高漲,真正實現了茶農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