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新民網·晚報推薦】打浦路上,林茵開了一家小餐館。10年來,新建小區一個接一個做了小餐館的芳鄰,不少上了年紀的老夫妻,不做飯的單身人士,放了暑假的孩子們……都把小餐館當成自家飯廳。
“10年里,這條馬路上的小店鋪,不知道經歷了多少開開關關,小餐館能活到今天,是因為有這些衣食父母關照。”林茵常這么給店里伙計“上課”。這話是真理,大家聽著沒二話,只一件事有分歧。
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機來了,小飯店不再只做家常套餐,推出了酒水服務。服務一出,顧客群明顯發生了變化,談生意做買賣的來了,談著談著,喝了酒還要抽煙。環境變糟了,很多老主顧都覺得不習慣,意見提了一大堆。
是否禁煙?林茵把這個問題拿到了小餐館每周例會上。7個伙計,3個贊成,3個反對,還有一個搖擺不定。反對的說:別的店沒禁,自家禁了,客人會不會跑了?贊成的問:老客戶的意見要不要聽,不抽煙的顧客要不要關注?
林茵很為難,半年就這樣拖過去了。小餐館距離盧灣區世博園區很近,不過兩站路,“世博會就要來了,小餐館是不是也該拒絕吸煙呢?”林茵說,她要好好想想。
餐廳控煙是“多數民意”
困惑的不只是林茵一家。目前,上海有近4萬家
但是,餐飲場所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控煙程度“風向標”。2008年,上海餐飲行業的營業額達到270億元,行業收入占到社會零售業的15%,這表明,外出就餐已經成為市民的生活方式,餐廳也成了大眾的社交場所。試想,申城餐廳吞云吐霧,上海又會呈現出怎樣的城市形象?
事實上,控煙依然是“多數民意”。立法調研表明,4030名被調查者當中,52.89%認為餐廳應該納入禁止吸煙的場所,餐廳控煙已是“多數民意”。
“如今,消費者對經營環境有了更高要求,大部分都希望進餐環境清潔舒適,餐飲協會也認為控煙的導向有利于企業勸阻餐廳抽煙。”段福根說,目前,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近500家快餐店全部禁煙;去年以來,協會在全市創建“文明餐廳”活動,不少餐廳設立了無煙區,174家門店成為達標企業。
目前的差別在于,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的控煙意識不同,每家餐廳的消費人群不同,造成餐飲場所的實際控煙效果不同。
“吸煙有害健康”常識應普及
“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這是不少煙民的口頭禪。
“多年來,控煙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眾對吸煙有害的認識不足。”從事疾病預防控制的市人大代表陳曉玲說,在吸煙危害健康的認知上,仍有相當一部分市民存在錯誤觀念。
1998年,世衛組織將“煙草依賴”列為一種疾病。目前,全球因吸煙和被動吸煙死亡的人數每年為500萬人,煙草列全球死因第二,2030年預計將成“**殺手”。市衛生部門的專題調研表明:有43.4%的被調查者認為,“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煙對身體的危害小”,56.8%的被調查者認為,“過濾嘴可以降低吸煙的危害”。
“吸煙習俗不會一下子改變,經濟發展程度不會驟然提升,但吸煙有害健康的常識卻可以大力普及。”陳曉玲說,即便餐飲場所尚未列入法定“強制禁煙區”,“控煙”立法過程,也應該成為“吸煙有害健康”的常識普及過程。
“吸煙有害”標志須無處不在
1994年,《上海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暫行規定》實施,這是全國**部省級控煙政府規章。但立法調研表明,暫行規定實施至今,本市法定禁煙場所的禁煙效果參差不齊。
目前,托幼機構、閱覽室、博物館、美術館、學校教室、大型商場等公共場所的禁煙執行情況比較好。接受立法調查的4030名市民中,90%以上表示*近1個月內沒有在這些地方看到吸煙現象,但包括餐廳在內的其他場所禁煙狀況不容樂觀。
“不顧及他人健康,在公共場合吸煙,也是一種陋習,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并非不可立法推動。”市人大代表、輝瑞投資有限公司企業事務部總監馮丹龍說,即便餐飲場所控煙不能一步到位,卻也可以“細節推進”——不是每個餐廳都能分出無煙區,但每張餐桌上都能設置醒目的“吸煙有害健康標志”,這個“強制細節”不妨寫入地方立法。
今年年初市人代會期間,市人大代表馮丹龍、陳曉玲、厲明各自領銜提交議案,建議盡快制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地方性法規,共有50多名代表附議,直接促成了“控煙立法”進入今年市人大常委會立法程序。
“無煙世博是綠色世博的一部分,這為餐廳控煙提供了*好的時機。”馮丹龍說,既然控煙是“多數民意”,既然綠色世博是歷史機遇,我們豈能錯過了移風易俗、倡導餐廳文明的大好機會?
愛爾蘭:**個在全國的餐館、酒吧等公共場所實施全面禁煙的國家。2004年3月愛爾蘭頒布禁煙令,規定違反禁煙令的人將會被處以3000歐元,約3650美元的罰款。此外,愛爾蘭還成立了一個450名檢查員組成的小組,負責監督禁令的實施。另有大約340名環境健康官員將負責監督禁令在當地酒吧酒館以及餐廳的執行情況。而一部舉報熱線電話也已經開通,以確保禁令的順利實施。此后,愛爾蘭禁煙辦公室做過一項調查,禁煙令發布當年就有94%的吸煙者能夠自覺遵守新法規,香煙銷售量減少了8.7%。
新加坡:世界上*早推行反吸煙運動的國家之一,同時亦是吸煙率*低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早就開始對香煙按支征稅,一支不到一克的香煙就要納稅25.5新分(約合15美分。此外,新加坡禁煙法規定,凡在公共場所扔一個煙頭者罰款500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幣2850元左右或打四板子。打板子的是機器人,它不講情面,前兩板子打下來多數人休克,立即送醫院搶救,等待屁股好后再來繼續打后兩板子。同時,新加坡政府已打算修改煙草控制法令,規定每包少過20支的香煙,都不準在市面上售賣,以便減少青少年煙客。因為這類香煙的價格相對較低,青少年有較大的購買力。
香港:2007年1月1日起,香港《吸煙(公眾衛生(修訂條例》正式生效。按條例規定,除少數酒吧、麻將館、桑拿浴室及夜總會外,香港絕大部分公眾場所,如飯店、寫字樓、學校、醫院、街道、卡拉OK、沙灘、公共泳池和公園等,將全面禁煙。這標志著香港繼新加坡之后,成為第二個禁止市民在絕大部分公共場所吸煙的亞洲城市。
英國:違反禁煙規定的餐館不僅將會遭到重罰,甚至還有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危險。英國的禁煙令規定,在禁煙區吸煙者將被罰款50英鎊;沒有貼出“禁止吸煙”標志的場所將被罰款200英鎊或1000英鎊;禁煙場所的經營業主如不制止吸煙行為,將被處以*高2500英鎊的罰款。同時2003年初,英國實施的《煙草廣告及促銷限制法》規定,禁止煙草公司以商標形式贊助各項體育賽事。2006年6月后,除煙草貿易中針對買方進行煙草介紹外,煙草廣告、宣傳等直接或間接鼓勵擴大煙草消費的一切活動被全面禁止。此外,英國有一家醫療管理機構則出臺一項限制令,需要接受一些常規手術的煙民必須先戒煙,否則將被排除在手術名單以外。
美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如今美國人居家過日子“無煙化”已成潮流,約3/4的美國家庭拒絕居室內吸煙,與多年前相比有了長足進步。“無煙化”是指家庭內任何地方都不允許吸煙,遇到煙民客人來訪,通常也會要求客人到外面過煙癮。
日本:2003年5月1日,日本實施的《健康促進法》規定,公共設施的負責人有義務采取措施防止被動吸煙。日本厚生勞動省出臺的《工作單位吸煙對策指針》規定,在勞動者長時間工作的場所,防止被動吸煙有助于維護吸煙者和不吸煙者良好的人際關系,單位有義務采取適當措施,確保勞動者的健康,為勞動者提供舒適的環境。這一政策的出臺使被動吸煙在日本得到了有效遏制。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