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 杭州七月十日電 (記者 嚴格)浙江舟山是 中國*大的海 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素有“中國漁都”之美稱。然而近年來加工和 出口卻出現逐年徘徊的態勢,業內人士建議在舟山設立 海產品出口加工區大力發展來料加工,使舟山成為***的海產品加工出口基地。
據舟山市出口水產行業協會會長周佳章介紹,舟山年出口海產品七億美元,要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但今年上半年當地海產品出口同比有百分之十以上的跌幅,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
浙江大洋水產有限公司水產品出口多年,今年企業**次出現業績下滑。“今年以來,市場不景氣,老外捂緊了錢包,從餐桌上表現出來就是舍不得吃大蝦。以前一個單子都裝好幾個集裝箱,現在能裝滿一個箱子就很不錯了。”該公司張經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告訴記者。
近年來舟山海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美國的貿易壁壘也困擾著出口企業。美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的暖水蝦征收反傾銷稅,舟山區域為百分之五十五,這使作為舟山海產品當家花旦的蝦產品幾乎和美國市場無緣。
匯率的變化也是影響出口的重要因素,浙江舟山外經貿局綜合處余東明處長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韓元貶值幅度很大,結果對韓海產品出口很多時候就無利可圖了。
但周佳章認為目前舟山漁業*大的危機并非市場,而是資源。近年來美國市場在萎縮,而歐洲、中東、俄羅斯市場份額卻在攀升,海產品資源的緊張卻是讓企業面臨無米之炊。
舟山市現有四百余家水產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在一百三十萬噸以上,今年五月,歐盟對舟山水產出口情況進行考察評估,認為當地具有國際**海產品加工設備和技術,然而由于資源緊張,目前加工量卻達不到加工能力的一半。
據了解,舟山漁場為中國傳統四大漁場之一,目前加工的產品原料九成利用產地資源。周佳章說,原料少,加工企業多,導致舟山海產品加工產能嚴重過剩。
浙江舟山外經貿局綜合處處長余東明認為,舟山漁業目前還是靠天吃飯,漁業資源保障能力堪憂。他建議一方面應該大力發展遠洋漁業,另一面舟山*大的優勢是加工能力,應該大力開展面向全球的海產品來料加工,特別是海產品精加工,國家可以利用舟山的加工優勢在當地設立出口加工區,給予一定政策,吸引世界各地的初級海產品在此加工處理。“舟山漁業必須要從全球配置資源。”(完)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