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日,《 地理標志產品 普洱茶》 法規(下簡稱《 國標》)正式實施,按照規定,只有原材料取自云南大葉種曬青茶,并在云南省內生產的才能叫 普洱茶。從今年7月1日起,市場上 流通的普洱茶都必須帶有“原產地標志”,否則將不允許流通。也就是說,有著良好聲譽的粵產普洱將面臨艱難選擇。但根據行業人士測算,廣東仍有20多萬噸、價值100多億元的存量未消化,這些普洱茶將何去何從?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粵產普洱仍在銷售,而獲得“合法身份”的很多云南產普洱茶反而沒有按規定貼上“原產地標志”。
現狀
粵產普洱照銷 茶商持觀望態度
據了解,《國標》保護范圍內包括云南省11個州市75個縣的普洱茶生產企業,按《國標》生產的產品,可申請使用“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普洱茶”專用標志。而除這些企業外,云南省852家茶企以及外省不在保護范圍內的茶企,都無法申請該專用標志,也不能生產普洱茶。廣東作為目前全國*大的普洱茶銷售與流通集散地,去年出口量達6100多噸,遠超云南,居全國**位。若按《國標》執行,廣東將首當其沖受到*大影響。
根據行業人士的測算,廣東目前仍有20多萬噸的市場存量,市值超過100億元。盡管這并不是權威部門的統計數字,但記者多方采訪得知,大多粵產普洱都是2006年-2007年的“普洱爆炒風”中收藏起來的,實際的存量估計還有更多。據資深茶人陳錦源介紹,在上一輪的“炒風”中,市場上的普洱產地比較混亂,國內就有廣東、浙江、福建、四川、湖南、云南等地的普洱茶,甚至還有來自東南亞的緬甸、越南、泰國等國家的品種,普洱茶價格更是**數變,以云南下關**沱茶為例,2005年以前,市場價都在20元-30元/公斤,到2007年初,出廠價就高達160元/公斤,到廣東分銷商價格就已到了200多元/公斤,再經過多級分銷商,終端已經漲到500多元/公斤。2007年4月以后,價格猛跌,至2009年初價格跌到僅相當于2007年高峰的1/6,近年普洱茶市場處于低迷狀態。
市場的盲目導致了普洱茶市場的混亂,但也提升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廣東茶行業協會秘書長張黎明認為,從普洱茶每年7萬-8萬噸的產量來看,與全國年茶產量120萬噸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其知名度與前兩年的“爆炒風”不無關系。
不管如何,粵產普洱茶是否需要按《國標》執行?如何為20多萬噸的存量尋找出路?都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記者近日走訪芳村茶葉市場以及市區各大茶葉店發現,粵產普洱茶照常銷售,而云南產的普洱茶卻還沒有貼上地理標識。
記者看到,在不少的茶葉店里,廣云、金帆、生茂泰等廣東品牌的普洱茶還正常銷售,有檔口負責人表示,打算等到有相關部門“采取行動”再應對,“普洱茶越陳越值錢,那我存量十多年的普洱怎么辦?”有相似困惑的店主不在少數。
應對
粵茶企忙改名遷廠
盡管目前還沒有哪些部門對市場上沒有地理標識的普洱茶進行清理,但廣東的普洱茶商在向相關部門申訴的同時,也不得不想辦法應對。
肇慶一位普洱茶儲存大戶目前儲茶2000噸,早就意識到地里標識將給廣東茶企帶來的打擊,因此,當時即為普洱茶注冊了“熟普”商標;甚至有茶企醞釀將工廠遷到云南,以徹底解決問題。不過,陳錦源和張黎明均表示,采用上述兩種方法應對的茶企并不多。
“《國標》是否會嚴格按照規定實施,目前還有協商的空間。”對于粵產普洱茶不能稱為“普洱茶”,張黎明與廣東茶企一直都在尋求解決的方法,她表示,大多數茶企目前還是在“靜觀其變”,至于何時才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張黎明表示“暫時無法給出時間表”。
爭議
等待*后協商
雖然《國標》具體實施還存在爭議,但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云南省的普洱茶,不管是外銷還是內銷,70%-80%都需要經過廣東市場,而普洱茶的后發酵技術由廣東茶人發明,如今卻可能因《國標》而切斷廣東與普洱茶的關聯,是廣東普洱茶商*為心痛的。
“如今我還有未解密的資料,這個技術后來才傳到國內其他省份,云南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口味始終還是有差異。”張黎明表示,廣東于1957年生產出**批人工發酵的普洱茶。1973年,云南茶葉公司派人來廣東學習普洱茶生產技術,上世紀80年代,普洱茶制作技術傳播到貴州、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張黎明表示,普洱茶《國標》已引起廣東及其他普洱茶生產地的質疑和爭議。焦點在于,普洱茶本身是一個通用茶葉品種的分類名稱,和其他的地理標志產品是有區別的。
據悉,今年以來已有至少14家廣東的普洱茶廠商及經銷商與該協會聯手,組織撰寫申訴材料,向國家質檢總局等主管部門申訴。從今年2月起,廣東普洱茶出口就幾乎限于停滯,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曾出面協調,結果也不見成效。直到《國標》正式施行,廣東的申訴仍然沒有任何進展。
●市場觀察
多數茶葉店不知“標志”
記者近日走訪天河、海珠茶葉店發現,除了粵產的普洱茶照常銷售外,云南本地產的卻還未貼上“原產地地理標志”。在天河一個大型小區普洱茶店,記者并未在店里看到有普洱茶標識的普洱茶標識,店主對“原產地標志”也不甚了解。而客村附近茶葉店也有同樣的現象,被訪茶葉店中云南普洱茶均沒有“原產地標志”標識,大江沖路“埔江茶莊”店主黃先生告訴記者,可能是還沒普及到的緣故吧。而“盈豪茶莊”店主成先生則表示,不清楚相關情況,店里也沒有接到任何文件。
另外,有些茶葉店標識已經了解到相關規定,但還未執行。華潤萬家客村店里的“八馬茶葉”銷售人員特地拿出了業務本子對照,但沒有找到相對應的標志。
記者就此咨詢茶行業相關專家,他們表示,政策公布到執行還會有一段時間,而且目前這個標志還存在爭議,所以現在市場還未見到標志也是很正常的。
●鏈接
相關茶葉地理標識
●龍井茶
今年1月,經過兩年的艱苦申請,龍井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國家商標局獲得成功注冊。今后上市的龍井茶的包裝將統一改革,并貼上同一種標簽“龍井茶證明商標”。龍井茶成為了一種只有在西湖、錢塘、越州三個浙江主產區的十八個市縣培植生產才能以此冠名的特殊農產品。
●烏龍茶
2007年,福建省申報的福建烏龍茶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福建省35個縣(市、區被確定為福建烏龍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域。其產量更占據了全國約80%的產量,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烏龍茶之都。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