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一、上半年
??? 2009年上半年美豆指數是先抑后揚,K線圖是一根上下影線幾乎等長且相當于實體長度兩倍的小陽線。而連豆一指數開盤于3360,*高上沖至3815,*低下探到3296,收于3638(按6月24日的收盤價),K線圖是一根帶小上下影線的中陽線。從K線圖上就明顯看出,美盤大豆的振幅遠遠大于大連大豆,這與前幾年一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那么,今年究竟有哪些主要因素在影響著大豆的漲跌呢?
??? 二、影響豆價漲跌的主要因素
??? 由于影響豆價的漲跌因素很多,下面把*主要的幾種因素加以羅列,從利多利空兩方面加以剖析:
??? **,國儲收豆是把雙刃劍。
??? 去年10月份以來,由于東北大豆受進口大豆的沖擊紛紛跌破成本價,致使國家連續出臺收儲國產大豆,收儲目標是725萬噸,收儲計劃將在6月底結束,目前大約已收儲600萬噸。現在看來,國儲收豆政策的積*意義已經體現,如防止豆價過分下跌,穩定農民收入,保護廣大豆農利益;有利于穩定大豆生產,維護國家糧油安全;拓寬農民售糧渠道,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現象等。但國儲收豆是把雙刃劍,**由于人為力挺豆價,對內使豆類相關產品尤其是豆油大幅上漲,使投機者對通脹的預期增加從而惡意炒高大豆價格;對外來說,被國際炒家利用,肆無忌憚地拉抬美豆,使進口大豆成本大幅增加,這從進口大豆由去年底的每噸不到3000元漲到每噸4200元以上能夠得到佐證。我國有2/3以上的大豆需要進口,力挺豆價是否有得不償失之嫌呢?從進口大豆的數據來看,2009年1—4月我國共進口大豆超過1385.8萬噸,同比增加了36%。同時商務部預計5月到港大豆為429萬噸,為歷史新高;6月預計為411萬噸。可見,國外生產者趁高價售豆的心態表露無遺。
??? 另外,已收儲600萬噸國產豆成了大豆市場的堰塞湖,進入6月初以來,一有拋儲的消息流傳,大豆市場多頭就丟盔卸甲、潰不成軍,以至于使美豆市場的多頭主力也發生了恐慌,完全被連豆市場所左右。不過,如果高價收儲而意外得到了世界大豆市場的定價權,也不失為一種收獲。
??? 第二,南美大豆減產利多豆市。
??? 美國農業部在5月份供需報告中將2008/2009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下調至1.3億蒲式耳,原因是美國大豆出口銷售強勁,尤其對華的銷售。南美大豆歉收,令中國的部分需求轉移到美國。而阿根廷大豆產量數據從3900萬噸下調到了3400萬噸,而上年為4620萬噸。這樣來看,僅阿根廷一國就比去年減產了1220萬噸。減產的消息直接刺激CBOT市場豆價暴漲,美豆指數從4月底一直馬不停蹄漲到6月11日,時間僅僅用了一個半月,*高漲幅高達23.8%。連豆市場也與此情況相仿,出現了大幅上漲行情。
??? 第三,資金源源不斷進入豆市。
??? 從CBOT大豆總持倉來看,2009年1月2日為27.3萬手,到2009年6月22日,其持倉已高達43.5萬手,是年初持倉的1.594倍。投機基金的凈多單也從1月6日的29017手猛增到6月2日的125410手。而6月2日的總持倉為42.6萬手,凈多比例已到達29.5%的高位水準,凈多持倉比例甚至超過了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從近20多年大豆凈多持倉比例規律看,投機基金持倉比例超過25%就是非常高的水平了,所以,盡管資金的聚集容易將豆價推高,但投機基金的凈多持倉比例過高也容易使期價在高位變盤,這一點要引起投資者注意。
??? 第四,中國超常規進口力挺豆價。
??? 我國從世界超常規進口大豆也是世界大豆快速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海關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進口大豆371萬噸,2008/2009年度前7個月(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累計進口大豆2,260萬噸,同比增加330萬噸。按照商務部預計,5月份到港大豆為429萬噸,為歷史新高;6月份預計為411萬噸。如果5、6月份預計到港的進口大豆能夠如期到港,2008/2009年度前9個月(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中國進口大豆累計到港量將達到3100萬噸,而2007/2008年度我國大豆進口量才3743.6萬噸,所以,2008/2009年度后3個月中國只要月均進口214.5萬噸大豆,就會超過2007/2008年度大豆進口總量,顯然,2008/2009年度中國大豆進口總量將繼續創新高。其實,進口是一個蹺蹺板效應,在抬高美豆價格的同時,由于國內大豆供給大幅增加,也給我國的豆價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也是豆類“外強內弱”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吧。
??? 第五,連豆持倉過于集中凸顯風險隱患。
??? 下面我們將6月24日多空持倉前5名列表如下:
??? 從表中統計來看,多頭前5位持倉總數為37343手,空頭前5位持倉總數為103218手,空頭前5位持倉是多頭前5位的2.764倍。而當日的大豆總持倉為35.5萬手,單邊為17.75萬手,這樣來看,空頭席位前5位持倉占到整個市場空頭總持倉的58.2%(103218/177500)。也就是說,5家席位的空單就占了整個市場的近60%,并且,前2位空頭中糧期貨和中糧集團合計空頭為86990手,占到整個市場空頭總持倉的49%(86990/177500),接近市場的一半。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持倉分布,使得大豆市場預測的難度加大,價格隨機游走的概率增大。同時,市場的風險也驟然放大,對此投資者要有清醒的認識。
??? 以上五點是影響上半年大豆漲跌的主要因素,至于美元貶值、各國zz及央行*端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市場提供了充裕的資金,通脹預期及A股暴漲為做多提供了依據,這些影響是比較間接的。這是因為大豆走勢更多地體現在它的商品屬性上,其金融屬性不很明顯。這就是我國收儲725萬噸國內大豆后,美盤對連豆的影響趨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 基本面分析無法提供精確的價位指引,下面還是讓我們從技術面上加以判斷吧。
??? 三、大豆市場技術面分析
??? **從黃金分割率來考察一下半年來CBOT大豆的走勢:
??? CBOT大豆指數從2008年7月1日的*高點1641.1美分/蒲式耳開始暴跌,至2008年12月5日的*低點782.8美分/蒲式耳止跌,共跌去858.3(1641.1—782.8)點,那么,后市反彈的高度用黃金分割率計算如下:
??? A.反彈0.382的位置在:1110.7(782.8+858.3×0.382);
??? B.反彈0.5的位置在:1211.95(782.8+858.3×0.5);
??? C.反彈0.618的位置在:1313.23(782.8+858.3×0.618);
??? 這半年反彈的*高點是2009年6月11日創下的1291美分/蒲式耳,反彈位超過了1110.7美分/蒲式耳(即0.382的反彈位置)和1211.95美分/蒲式耳(即0.5的反彈位置),距1313.23美分/蒲式耳(即0.618的反彈位置)只有一步之遙,所以,從幅度上衡量,這波反彈還是比較強勁的,應定義為強勢反彈。
??? 目前大豆市場正面臨回調壓力,從技術角度看,筆者認為,CBOT大豆指數的**強勁支撐位在999美分/蒲式耳,期價到達此位置后會有一波較大的反彈行情出現。第二支撐位在888美分/蒲式耳。如果第二支撐位告破,那么782.8美分/蒲式耳就很難支撐這波下跌行情了,期價將創新低。
??? 至于大連大豆,筆者認為由于國家的收儲力量強大,去年底以來以3700元/噸(1.85元/斤)的高價收儲了半年多的時間,在別的品種保護價紛紛上調的情況下,預計今年秋天的大豆收儲價也不會比去年的低。因此,期價的波動離3700元/噸的價位不會太遠,高點在4000元/噸左右,*限低點該在3400元/噸左右。但如果國家今秋對大豆不加收儲,那么,即使今年中國大豆減產,國產大豆也很難賣出好價,并且會出現賣豆難的局面,影響豆農的收入及社會穩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