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記者從
據介紹,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農業部近年來積*健全法律法規,積*促進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制定了《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農產品包裝標識管理辦法》等配套規章。開展專項整治,加強檢測檢驗,推進標準化生產,制定農業標準近4000項,創建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示范縣、場)759個、省級示范區近3500個,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5萬多個。
今年以來,農業部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一手抓專項整治,堅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著力清除問題隱患;一手抓農業標準化生產,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千方百計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消費安全。
——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一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執法年活動”,堅決防止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面,繼續在全國開展奶站整頓和飼料整治工作,嚴厲打擊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行為,取得明顯效果。據農業部對30個省區市一季度的質量監測,抽檢2259個生鮮乳收購站、1114個運輸車,抽查的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全部合格,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良好。在獸藥監管方面,把瘦肉精整治作為當前查處的重點。在農藥監管方面,將禁限用農藥作為“農藥市場監管年”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在農資打假方面,一季度全國農業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25.7萬人次,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5億元。同時,組織開展了第五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共出動執法和科技人員近20萬人次。
——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各級農業部門積*采取措施,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從農產品生產源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以農獸藥殘留標準為重點,正在抓緊制定450項急需的農業標準,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同時積*探索實施農業標準化的有效形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對農戶的示范、帶動作用,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
——切實加強執法能力建設。擴大監測范圍、品種和頻次,2009年例行監測品種從4種增加到10種,監測參數從30種增加到68種,監測范圍從36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增加到全國100多個主要大中城市,同時強化結果通報制度,完善與監督抽查聯動機制,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發現機制,提高監測預警和風險防范能力。強化檢測檢驗體系建設,2009年落實中央投資8億元,繼續支持建設32個部級中心、19個省級綜合中心和400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記者馮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