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黑龍江省糧食局等多個部門日前聯合發(fā)文稱:“近日,我省個別地區(qū)發(fā)現疑似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該文件介紹疑似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的特征是“粒小、皮薄、臍黑”。為了確保中央儲備大豆品質,保護豆農利益,防止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混入中央儲備大豆收購入庫,黑龍江糧食局等部門要求各承擔中央儲備大豆收購任務的收購庫點,要嚴格質量檢驗工作程序,與省產大豆進行認真細致的比對,對疑似轉基因大豆一律不準收購入庫。
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產業(yè)發(fā)展部負責人王小語說:“拿進口大豆冒充國產大豆賣給國家儲備庫完全有可能。”進口轉基因大豆冒充國產大豆的事件此前已有發(fā)生。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調查證實,今年11月,山東新昌食品公司拒收黑龍江佳木斯貿易商銷售的大豆,原因是其中混入了疑似轉基因大豆,此前,這家佳木斯貿易商銷售的一直是黑龍江的國產大豆。
用進口大豆冒充國產大豆的背后是兩者之間的大幅價格差。今年10月份,國家出臺措施,宣布在東北大豆主產區(qū)按照每斤1.85元的價格收購150萬噸國產大豆,12月初,又增加150萬噸的大豆國家收儲。根據海關數據,中國1~10月進口大豆3082萬噸,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預計12月后進口大豆到國內港口成本將要低于1.50元/斤,每斤比國產大豆*多低0.35元。
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表示,進口大豆低成本、低價格嚴重沖擊國儲收購、沖擊黑龍江油廠,省內一些油廠被迫將目光轉向使用進口大豆。今年11月中旬,哈爾濱龍江福油廠計劃采購進口大豆做榨油原料,黑龍江豆農已經直接面對進口大豆的沖擊。
雖然大豆有國家收儲,但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往年此時,農戶大豆要銷售50%左右,但今年測算沒到10%。據該協(xié)會調研,龍江大豆10月份鐵路出省7600車,約40多萬噸,公路出省約20萬噸。11月由于預期國際金融危機加劇,商品用大豆數量要遠低于10月份,加上種用、食用和其他消耗測算,預計12月后,農戶手中有近500萬噸大豆積壓在手中,這些大豆國儲要完全收購的難度很大。
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認為目前黑龍江大豆產業(yè)的現狀是:龍江豆農把大豆賣給國儲,但賣不出、賣不夠;國儲增量收購豆農大豆,但由于時間、布點、質量要求無法敞開;油廠倉儲、產能具備但是買不到低價國產豆。
該協(xié)會因此建議將以上三者結合起來:國儲按照略低于1.85元/市斤價格收購農民手中低質量、無法長期儲存的大豆,然后參照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格銷售給油廠,這樣國儲只承擔不到0.30元/市斤的損失,但沒有1.85元/市斤收儲的資金壓力,同時解決了農民賣糧難和油廠無料加工問題。
黑龍大豆協(xié)會還建議,國家儲備目前很難有能力消化掉產區(qū)全部大豆,要解決當前收儲矛盾,需要調動市場積*性,發(fā)動省內油廠收購并消化國產大豆。目前南方進口轉基因豆比龍江豆價便宜0.30元/斤左右,加工企業(yè)很難收購本地產大豆,建議有關部門根據加工企業(yè)收購發(fā)票和納稅記錄,參照進口大豆成本價與國儲收購價差補貼油廠,使油廠能夠入市收購,消化農民手中余糧。
此外,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認為應該對進口大豆實施關稅調控,建議國家對進口大豆在商檢、海關、稅收等方面加以限制,根據進口成本和銷售價格實施從價計稅,使其到港口成本達到3750元/噸國儲收購成本,稅費收入補貼國儲收購農民大豆賣給國內油脂企業(yè)的損失。該協(xié)會還呼吁允許黑龍江省內大型油脂加工企業(yè)增加商業(yè)儲備,對國產大豆建立長期直補政策等措施。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