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一、當前我國
當前,我國水產品生產平穩發展,市場成交活躍,供應充足,品種齊全,質量可靠,價格穩定,進
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
據統計,今年1-8月全國水產品總產量2654.5萬噸,同比增長3.4%;其中海水養殖711.3萬噸,同比增長3.4%;海洋捕撈693.2萬噸,同比減少2.4%;淡水產品1250萬噸,同比增長6.9%。同期,水產品進口穩步增加,進口量265.2萬噸、進口額35.4億美元,其中供直接食用水產品72.5萬噸,同比增長33.3%。國內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花色品種繁多,既有鯉魚、帶魚、對蝦等大宗水產品,也有金槍魚、鮑魚、海參、龍蝦等高檔水產品,能夠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國內水產品市場價格總體穩定
近年來,水產品價格總體平穩。據對全國60家水產品批發市場成交價格情況統計,2007年水產品市場綜合平均交易價格為13.38元/公斤,同比漲幅4.4%,低于同期12.3%的食品價格漲幅。今年1-9月水產品市場綜合平均交易價格為15.3元/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長13.6%,仍然保持低于同期食品類價格的漲幅水平。
(三水產品出口貿易繼續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水產品出口克服國內漁業生產成本大幅提高、人民幣升值,國際金融和商品市場的波動和風險加大,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減緩,質量安全問題受到越來越多地關注等負面因素影響,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據海關*新統計數據,今年1-8月我國水產品出口量192.6萬噸,出口額66.9億美元,出口額同比增加7.3%。
(四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穩步提升
近年來,農業部高度重視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始終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水產品。2005年以來,農業部啟動了水產健康養殖行動,以培育有能力、負責任的生產主體為核心,加大對漁民的教育宣傳和培訓力度,指導養殖戶建立健全生產日志、水質監測、科學用藥、銷售記錄等質量安全自控制度,嚴禁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等禁用藥物,嚴格遵守限用藥物休藥期規定;深入開展漁業科技入戶,推廣健康養殖方式,加大無公害標準實施力度,鞏固和深化水產標準化示范縣、標準化養殖小區和健康養殖示范區建設。2007年,農業部又啟動了水產養殖業綜合執法并開展水產品藥殘專項整治,嚴厲查處違法用藥行為,全面加強水產用藥監督管理,確保了我國水產品的質量安全。
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成就及其貢獻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漁業發展成就輝煌,特別是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成功解決了我國城鄉居民“吃魚難”問題,而且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生產貢獻——由長期短缺變為供應充足,主要產品產量處于****位置
通過大力發展海淡水養殖業,使我國水產品供給能力迅速提高,黨中央、國務院在五號文件中提出用三到五年時間解決大中城市“吃魚難”的奮斗目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前期就已基本實現。1990年我國養殖產量首次超過捕撈產量,實現歷史性轉變。我國水產品人均占有量從1995年起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達到38.7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多公斤。在跨越了供給短缺時代之后,多年來國內水產品市場供給充足、品種繁多、價格平穩。目前,我國養殖水產品產量達3278萬噸,占全球水產養殖產品的70%。同時,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加工原料,促進了我國水產品對外貿易的發展。2006年我國水產品出口額93.6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30.2%,而養殖產品特別是對蝦等六大品種是主要的出口產品。實踐證明,水產養殖業在保障供給、穩定市場、確保糧食安全、促進貿易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營養貢獻——滿足了國民攝取動物蛋白的需要,提高了國民的營養水平
水產品是人類食物中主要蛋白質來源之一,在國民的食物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水產養殖業發展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食物構成,提高國民身體素質等方面發揮了積*的作用。水產品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的健康食品,發展水產養殖業可為國民提供更多優質、價廉、充足的蛋白質,對增強國民身體素質有重要的貢獻。改革開發以來,在城鄉居民“菜籃子”中水產品所占比重不斷提高,有的城市居民對水產品的消費量甚至超過肉類的消費量。
(三產業貢獻——由副業轉變為主導產業,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
歷史上,從總體來講,水產養殖是農村的一種副業。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水產養殖已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重要產業,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人多地少、資源匱乏,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空間受到了很大制約。而水產養殖業既有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糧的特點,又有在農業各產業中,比較效益相對較高的優勢。因此,這些年水產養殖業的發展,一是不擠占耕地農田,而是利用低洼鹽堿荒地、淺海灘涂和各種天然水域發展養殖;二是三十年來,漁業共吸納了近1000萬人就業,其中約70%從事水產養殖,漁民人均純收入2006年達6176元,高于農民人均純收入;三是水產養殖的發展還帶動了水產苗種繁育、水產飼料、漁藥、養殖設施和水產品加工、儲運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不僅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四生態貢獻——在提供食物蛋白的同時,也為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和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作用
**,養殖業的發展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主要依靠捕撈天然水產品的歷史,緩解了水生生物資源特別是近海漁業資源的壓力,有利于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養護。其次,我國淡水養殖大都采用多品種混養的綜合生態養殖模式,通過搭配鰱、鳙、草魚等濾食性、草食性魚類,一方面可節約大量人工飼料,另一方面可消耗利用水體中其它的浮游生物,從而降低水體的氮、磷總含量,達到修復水體水質的目的。據研究,只要水體中鰱、鳙魚的量達到46-50g/m3,就能有效地遏制藍藻。在海水養殖中,占養殖產量近90%,約合1300萬噸的藻類和貝類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改善大氣環境方面也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